用典是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用典是修辞手法吗例句)

一、抒情手法

抒情手法

1854369986

用典是修辞手法还是表现手法(用典是修辞手法吗例句)

作用

直接抒情

直接抒情能鲜明地表达出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感染读者、引起强烈共鸣的效果。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

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

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

托物言志

诗人借自然界中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化的色彩。

借事抒情

选取生活中一些细节、场景、片断和事件来抒情达意,品读此类诗歌要洞幽发微,体情察意。

借古讽今

借历史上的事件来讽喻当朝。

用典抒情

借用典故来抒发自己的感情,讽刺时事。

二、描写手法

描写手法

手法简介

正面、侧面

侧面描写即用对其他事物的描绘来烘托所要着力表现的对象,从而使这一对象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

也叫侧面烘托。往往与正面描写相结合,在正面描写的基础上加以运用。

烘托

借描绘别的事物以突出主要对象。烘托又叫衬托,分正衬和反衬两种。

动静结合

主要有以静写动、以动写静、以动衬静等手法。动静的结合往往和衬托相关。

虚实结合

所谓实,就是正面写,直接写,写眼前所见所闻;所谓虚,就是侧面写,间接写,写想象中的,写所感。

诗歌中的“虚”包括:①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②已逝之景之境。③设想的未来之境。

白描

用最朴素、最简练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

如实地勾勒出人物、事件与景物的情态面貌。

工笔

对事物进行精雕细刻、浓墨重彩地描绘。

视角的变化

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和描写景物的角度,如高低、俯仰、远近;听觉、视觉、触觉等的变化。

从不同角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三、修辞手法

修辞法

表达作用

比喻

能将抽象化为具体,能将无形化为有形,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拟人

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象、生动。

对比

把不同的人物,不同的生活现象,不同的思想感情,区别得更加鲜明。使美者更美,丑者更丑。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使语言简练、含蓄。

夸张

增强表达效果,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引起读者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共鸣。

对偶

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设问

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四、构思技巧(表现手法)

构思技巧

作用

抑扬

可以尽情抒发情感,还可使行文跌宕起伏,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铺垫

层层的渲染,达到很好的艺术效果。

伏笔照应

可以使作品结构严谨,脉络分明,更有力地突出诗人感情。

以小见大

使诗的意境更深邃,更阔远,主题更深刻。

以景结情

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效果。

卒章显志

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和情怀,更有力地突出中心。

还有:映衬、渲染、乐景写哀、想象联想、视听结合、象征、情景交融……

题目形式:

1.这首诗在艺术手法(写作手法、表达技巧、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2.诗人采用什么手法表达作品的主旨(情感)?试结合全诗做简要分析。

3.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

4.请从修辞(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诗句)。

5.这首(句)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6.这首诗是怎样融情于景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题公式:表达技巧+分析技巧+表达效果(思想感情)

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例1:夜雨寄北

李商隐(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简要分析。

⑴指出诗中使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明确:虚实相结合的技巧

⑵结合诗句阐释此种表现手法在诗中是如何运用的。

明确: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情真意切。

⑶指出运用此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即指出运用这样的手法有什么作用,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明确: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虚实相结合的技巧。既描写了今日身处巴山倾听秋雨时的寂寥之苦,又想象了来日聚首之时的幸福欢乐。此时的痛苦,与将来的喜悦交织一起,时空变换,情真意切。有力地表现了作者思归的急切心情。

例2:南湖早春白居易(唐)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鸸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注释】这首诗作于诗人被贬江州司马期间。

问: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情感?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这首诗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诗前六句描写南湖,春雨初晴,阳光返照,山杏吐艳,水萍争绿,白雁低飞,黄鸸语塞,好一副多彩多姿、生趣盎然的早春景物图。末两句突然一转,抒发自己被贬的忧闷心情,造成反差强烈的艺术效果。

例3:画眉鸟

欧阳修(宋)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问:本诗表现手法上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从诗中能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这首诗运用了对比手法(借物咏怀、比喻)。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自在的生活的赞美和向往,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的强烈厌恶和否定。

例4:月螺川早发王猷定(明)

月落秋山晓,城头鼓角停。长江流远梦,短棹拔残星。

露湿鸥白衣,天光雁字青。苍茫回首望,海岳一孤亭。

【注释】①螺川:螺山,委婉如螺,在江西境内,南临赣江,风景秀丽。②棹:船桨。③孤亭:这里指螺江。

问:“景中有情”是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请结合诗句作赏析。

答案:本文借景抒情,通过写水天苍茫中回望螺川好似一座孤亭,来表现自己孤独的心境,表现离别螺川时的伤感之情。通过写自己在舟中放眼远望,看到鸥鸟和大雁在天际飞来飞去,引发和暗藏了离别螺川的依恋之情。

练习

(一)夜坐张耒

庭户无人秋月明,夜霜欲落气先清。

梧桐真不甘衰谢,数叶迎风尚有声。

本诗写梧桐,作者使用了什么手法,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二)雨后池上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试从表现手法对这首诗进行赏析。

(三)醉歌十首(其九)

汪元量①

南苑西宫棘露牙②,万年枝③上乱啼鸦。

北人④环立阑干曲,手指红梅作杏花。

【注】①汪元量:南宋诗人。此诗是作者游南宋宫廷南苑西宫后所作。②牙:同“芽”。③万年枝:即冬青树。3、冬青以常绿不凋,多植于宫廷皇陵,故称万年枝。④北人:特指我国北方的少数民族。

诗的前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简要分析。(3分)

(四)田家

聂夷中

父耕田上原,子斫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

4、本诗表现“田家”的悲苦命运,却没有一句议论和抒情的句子,诗歌是怎样表现这一主题的?请作简要赏析。

(五)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5、请对三、四两句简析其艺术效果。(提示:从修辞方法、写作手法等角度来说。)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2499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9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9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