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的利弊(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缺点)

九品中正制的利弊

九品中正制的利:便于皇帝控制,重新建立士人与朝廷官僚制的正常关系,以逐步削弱地方化的倾向。

弊:在中正品第过程中,才德标准逐渐被忽视,家世则越来越重要,甚至成为唯一的标准,到西晋时终于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

到南朝时期,在中正的评议中,所重视的只是魏晋间远祖的名位,而辨别血统和姓族只须查谱牒,中正的品第反成无足轻重的例行公事。在十六国和北朝时期,由于各政权具有少数民族统治的性质,九品中正制的作用不能与两晋南朝相提并论。

史家争论

关系问题

官品制度对官员职位所采取的等级区分形式,易使人们产生误解,并将其与官阶制度混同。

实际上,官阶制度最主要的特征,是以等级高低区分官员职位,并据此规定官员地位的贵贱、权力的大小以及相应的秩俸待遇。

而官品制度则从官才的需要出发,也对官员职位采取等级区分。就这一点而言,二者形式相同,然而,本质却不相同。但是,九品官人法所带来的官品制度及其以官才标准对官员职位的等级区分,必然产生官阶化倾向。

到南梁初年,正式以九品官制取代传统的官秩制度而确定为官阶制度,使官品与官阶制度二者实现了结合,官品制度始正式演化为官阶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利弊(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缺点)

九品中正制的优点和缺点

九品中正制的利弊如下:

一、九品中正制的利处

九品中正制的优势在于建立了更科学的人才选拔体系,系统化的体系应用于实际操作中,方便中央自上而下的管理。同时,九品中正制也有效安抚了世界的不满,维护了统治阶级利益的统一。

九品中正制的评价标准是一套科学的人才选拔标准。将人才置于历史环境中进行评价和测量,可以方便地选择复合型人才。

二、九品中正制的弊端

九品中正制的弊端是各方人争做中正,全国人才集中到中央,地方无才,地方行政效率降低,思想文化也渐趋落后。地方垮台,中央自然无法独存。

吏部在人才的任免方面全部依据中正评语,则官吏的升黜之权皆在中正,致使时人竞相追逐此等权利,而无暇顾及其他职位之实事。世家大族通过中正控制朝廷官吏的任免,致使当时为官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造就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三、九品中正制品评的主要内容

1、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指父祖辈的资历仕宦情况和爵位高低等。这些材料被称为簿世或簿阀,是中正官必须详细掌握的。

2、行状:即个人品行才能的总评,相当于现在的品德评语。当时的总评一般都很简括,如“天材英博、亮拔不群”、“德优能少”等。

3、定品:即确定品级。定品原则上依据的是行状,家世只作参考。但晋以后完全以家世来定品级。出身寒门者行状评语再高也只能定在下品;出身豪门者行状不佳亦能位列上品。于是就行成了当时“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

九品中正制选官的弊端

九品中正制到魏晋之交,因大小中正官均被各个州郡的“著姓士族”所垄断,他们在评定品级时,偏袒士族人物,九品的划分,已经背离了“不计门第”的原则。此后的三百年间,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门阀士族垄断政权的局面,而九品中正制一直是保护士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具体弊端

1、各方人争做中正,全国人才集中到中央,地方无才,地方行政效率降低,思想文化也渐趋落后。地方垮台,中央自然无法独存。

2、吏部在人才的任免方面全部依据中正评语,则官吏的升黜之权皆在中正,致使时人竞相追逐此等度权利,而无暇顾及其他职位之实事。

3、世家大族通过中正控制朝廷官问吏的任免,致使当时为官者“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造就了魏晋南北朝的混乱局面。

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选官制度,是魏文帝曹丕为了拉拢答士族而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意见,于黄初元年 (220年)由命其制定的制度。此制至西晋渐趋完备,南北朝时又有所变化。它上承两汉版察举制,下启隋唐之科举,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乃中国封建社会三大选官制度之一,从曹魏始至隋唐科举的确立,这其间约存在了四权百年之久。这种选官制度,实际是两汉察举制度的一种延续和发展,或者说是察举制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545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5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5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