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

徐光启纪念馆

百年 历史 看上海

历史 建筑是城市文化“活的记忆”,

要读懂上海

就不能错过那些老建筑

尤其是那些已是耄耋之年的老房子

还能免费对公众开放实属难得

一起来看看吧!

外滩源壹号

楼龄: 147 (建于 187 2)

外滩源壹号,原为英国驻沪总领事馆。现存的主楼完建于 187 2年(同治十一年)。立面呈英国文艺复兴风格,并带有外廊式建筑特征。是上海市优秀近代建筑,随外滩建筑群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从2017年4月1日起,外滩源壹号由上海半岛酒店经营管理。

地址:中山东一路33号

参观攻略

楼龄:90(建于1929年左右)

地址:南京东路20号

参观攻略

中国银行大楼

楼龄:82(建于1937年左右)

中国银行大厦是外滩(中山东一路段)众多建筑中,唯一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的大楼。原定建造34层楼,使之成为上海第一高楼,遭到隔壁的沙逊大厦业主的反对。官司从南京一直打到伦敦,最终中国银行放弃原来计划,新建大楼比沙逊大厦金字塔顶矮了60公分。大厦分东西两幢大楼,大楼采用中国民族风格方形尖顶,其他栏杆及窗格等处理富有中国民族特色,每层的两侧有镂空图案。

地址:中山东一路23号

参观攻略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

楼龄:96(建于1923年)

浦东发展银行大楼属新希腊建筑,原是美商汇丰银行上海分行,是当时远东最大的银行建筑,也是世界上第二大银行建筑,仅次于英国的苏格兰银行大楼,至今依然被公认为是外滩建筑群中最漂亮的建筑。大楼八角形门厅的顶部,离地面20多米高处,有8幅由几 十万 块仅几平方厘米的彩色马赛克镶拼成的壁画,总面积近200㎡。描绘了20世纪初上海、香港、伦敦、巴黎、纽约、东京、曼谷、加尔各答等8个城市的建筑风貌,并配有神话人物形象。

地址:中山东一路10-12号

参观攻略

上海电信博物馆

楼龄:98(建于1921年)

上海电信博物馆是1921年丹麦大北电报公司在外滩建造的电报大厦,展馆面积约2500㎡,有电报通信、市内 电话 通信、长途 电话 通信、无线通信、综合荟萃和临时展区等六大展区,在这里,从最早的莫尔斯电报机、中国的第一条海缆水线、最早的114查号台,到各类无线电台、各种 电话 设备乃至老式公用 电话 亭等应有尽有。

地址:延安东路34号

参观攻略

上海跑马总会大楼

楼龄:86

南京西路325号看上去是一个普通的门牌号码,两栋西式的建筑,地标式的钟楼,伫立八十五载,记载着城市变迁。1926年设计,1933年建成,这栋英式建筑整整耗资200万两白银,相当于4亿元人民币。这座建筑历经上海跑马总会大楼、上海博物馆、上海图书馆、上海美术馆、上海市 历史 博物馆(上海革命 历史 博物馆),上海文化DNA深藏在这幢海派建筑里。

地址:南京西路325号

开放时间:9:00-17:00,16:00停止入场,周一闭馆(国定节假日除外)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23299999

息焉堂

楼龄:89(建于1932年)

长宁区哈密路与可乐路的交界处,有一座隐秘于树木中的教堂。每当夕阳西下时,总透着淡淡的孤单。它是邬达克设计的第一个教堂,也是上海第一个专属于教会领军人物的墓地教堂——息焉堂。这是一个小而美的地方,教堂的建筑面积只有239㎡。这座小巧的建筑,是一座典型的拜占庭风格建筑,透露着浓浓的东欧风情,绝美颜值绝不在大名鼎鼎的沐恩堂之下。

地址:可乐路1号

开放时间:周六8:00-14:3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预约 电话 :021-62309 166

邬达克纪念馆

楼龄:89(建于1930建成)

邬达克,这个来自匈牙利的建筑大师,为上海留下了近百幢建筑,保留了上海城市面貌最重要记忆。邬达克纪念馆曾是邬达克的自住宅。这栋建筑屋有着本白的墙面、褐色的石瓦、黑褐色的外露木构架以及红褐色砖墙。陡峭的石板瓦双坡屋顶,高耸的砖砌烟囱,对称的山墙造,都透露着浓浓的英国乡村风情。

地址:番禺路129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五13:30-16:00

周六-周日9:30-12:00;13:3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预约 电话 :021-62309 166

圣约翰大学旧址

楼龄:最高 140 年

位于苏州河畔的华政长宁校区,是一个 历史 与现实交融的地方。它的前身是被誉为“东方哈佛”、“东方剑桥”的上海圣约翰大学。始创于 187 9年,至今已经有 140 年 历史 。校园不算大,但别具一格。风格鲜明的西式校舍建筑夹杂着些许中国传统建筑,古朴而典雅,有着浓厚的文化氛围。1952年,圣约翰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拆散,并入上海多所高校。圣约翰大学原校址则分给了华东政法学院,部分建筑在学校开放期间,可免费入内参观。

地址:万航渡路 157 5号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布尔塞维克》编辑部旧址

楼龄:90年以上

这是一栋 136 ㎡的假三层新式里弄洋房,硬朗砖石,铜铁栅栏门廊,开敞式前庭,灰白墙面、西洋装饰等有着浓浓的上海风情。这里,曾是中央机关刊物《布尔斯维克》编辑部所在(1927-1928年),现在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旧址内共设4个陈列室,陈列介绍编辑部情况、编委会成员生平及长宁区革命史料史迹等。

地址:愚园路 137 6弄34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周日馆休)9:00-11:00;13: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预约 电话 :021-6251 141 5

岳阳名医门诊部

楼龄:83(建于1936年)

青海路44号,现在的岳阳医院门诊部,曾经是清末民初时期上海八大家族之一,房地产大亨周湘云的豪宅,周湘云是在抗战时期拥有八千万资产的“巨富”,住房的讲究程度比起现在的豪宅来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整栋大楼总共52个房间,有很多你想不到的功能:现在别墅必备的酒吧和电梯;当时还很稀罕的抽水马桶和抽水痰盂;现在都没普及的自动卷帘门以及门房与主楼间的对讲器!这幢地道的西洋风格的大楼,造价达到了40万法币。

地址:静安区青海路44号

开放时间:全天开放

参观方式:对外开放,可进入参观

中共二大、平民女校旧址

楼龄:104(1915年建成)

上海市中心最大的生态型绿地——延中绿地中,静静静静地矗立着两栋已有百年 历史 的旧式石库门里弄楼房。这里是中共二大会址和平民女校旧址,中国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诞生于此,中国第一所培养女干部的学校也诞生于此。修葺一新的建筑,基本保留了1915年始建时的建筑风貌。纪念馆展区面积约1 170 ㎡,由序厅、中共“二大”展厅、党章历程厅、中共“二大”会议旧址、平民女校旧址展厅等展区组成。

地址:成都北路7弄42-44号

开放时间:9:00-16:00(周一闭馆)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63590984

四行仓库旧址

楼龄:88(建于1931年)

四行仓库是一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六层大厦,由旧上海金城、中南、大陆、盐业四间银行共同出资建设。在淞沪会战期间,这里曾发生过轰轰烈烈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是上海目前仅存的战争遗址。如今这里是四行仓库纪念馆,仓库西山墙上的累累弹痕以及枪炮打穿的孔洞,都恢复了原貌,而且增加了很多珍贵 历史 资料,内部有很多战争场景真实再现,十分震撼!。

地址:光复路1号(近晋元路)

开放时间:星期二—星期六9: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队需要预约

电话 :021-63808222

刘长胜旧居

楼龄:100年左右

愚园路81号“刘长胜故居”,也是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1946-1949年,时任中共中央上海局副 书记 的刘长胜扮作“荣泰烟号”的小老板,住在这栋洋房的二楼。以商人的身份秘密从事地下工作,洋房当时就是中共中央上海局的秘密机关之一。2001年,静安规划开发九百城市 广场 ,当时已经有着80多岁的刘长胜故居也被保护性平移了100多米。2004年,刘长胜故居作为中共上海地下组织斗争史陈列馆正式对 社会 开放。

地址:愚园路81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闭馆)

上午9:00-11:00;下午13: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讲解员需提前预约)

电话 :021-62 155 939

毛泽东 故居

楼龄:104(约1915年建成)

这是一幢上海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石库门建筑风格的老房子,弄口竖立着“甲秀里”字样的牌坊,弄内青砖铺垫地面, 毛泽东 诗词碑刻镶嵌在青砖墙上。这片石库门建筑大约1915年之前建成,距今也已超过百年。 毛泽东 一生中50多次到上海,先后3次居住在静安,慕尔鸣路甲秀里318号(威海路583弄7号)是 毛泽东 在上海住得最长的房子,在近一年里, 毛泽东 、杨开慧和孩子们朝夕相处,这在主席往后几年的经历中再也难有了。

地址:茂名北路120弄7号

开放时间:上午9:00-11:00;下午13: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

电话 :021-62723656

蔡元培故居

楼龄: 166 以上(建于清道光年间)

蔡元培故居是一幢独立式花园洋房,黄色的卵石墙面,山墙一段露出深色的木构架,红瓦屋顶,在葱郁树木的衬托下亲切而高雅。这里是蔡先生在上海的最后一处住所,也是国内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故居。漫步在保持原样的故居间,观赏精心设计的先生生平陈列,听听伟人的故事,足以感悟到“应使翰墨常留香”的含意。

地址:华山路303弄16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周一闭馆)

上午9:00-11:30;下午13:00-16:3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体需预约)

电话 :021-62484996

徐家汇天主堂

楼龄:109(1910年建成)

徐家汇天主教堂原名圣依纳爵主教堂,1910年建成,可同时容纳3000多人,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由于教堂规模宏大,装饰华丽,曾被誉为“远东第一大教堂”。整个教堂外观是欧洲中世纪哥特样式,清一色红砖,花岗石镶边,屋顶铺设石墨瓦,大堂顶部两侧是哥德式尖顶钟楼。堂内有金山石雕凿的 64 根植柱,门窗都是哥特尖拱式,嵌彩色玻璃,镶成图案和神像,屋顶置有大小不等铜皮圆穹,精美异常。

地点:徐汇区蒲西路 158 号

门票:请至蒲西路 166 号-1游客中心领取免费门票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点到16点,周日,14点到16点

提示:在尊重宗教礼仪的前提下,可以拍照,尽量不要使用闪光灯

电话 :021- 64 690930

巴金故居

楼龄:96(1923年建成)

武康路113号是文学巨匠巴金在上海最后的寓所,也是巴金先生在上海定居住得最长久的地方。这座小楼始建于1923年,曾为苏联商务代表处,1955年-2005年巴金就住在这幢三层小洋楼里。这是一栋欧洲独立式花园住宅,庭院里种满了白玉兰。在这幢花园洋房里,交织着巴金后半生的悲欢,也是千万读者心目中的文学圣地。目前巴金故居免费对外开放,故居内保留了部分巴金生前的日常起居用品。

地址:武康路113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10:00-16:3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33685656

南洋公学老建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

楼龄:123(1896年建)

上交大徐汇校区最早可追溯到1896年由清 政府 创立的南洋公学,是中国高等教育的数个发端之一。如今交大徐汇校区南洋公学旧址包括了一号门房、中院、老图书馆、 体育 馆、总办公厅、工程馆等13个 历史 建筑。董浩云航运博物馆原址始创于1896年,是一个二层的西式建筑,早期作为学生宿舍。现在是中国航运史馆和董浩云陈列室。新石器时期以来的舟船及航运 历史 以及“世界七大船王”之一——董浩云的传奇一生,都能在这里看到。

地址:华山路1954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

参观方式:免费开放

电话 :021-62932363

徐家汇观象台

楼龄: 147

徐家汇天文台最早建于 187 2年,是中国沿海第一座天文台,地址在明末科学家徐光启墓附近,后来于1901年又辟地建起了一座文艺复兴风格的新天文台,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徐家汇天文台。徐家汇天文台曾被国际天文学界视为当时远东最重要的天文台,有着“远东第一气象台”之称。19世纪末,这里是东亚报告航海船舶气象的中心,还被法国著名科幻作家儒勒•凡尔纳写进小说。

地址:蒲西路 166 号

开放时间:周六 10:00-14:00

参观方式:免费

联系 电话 :021-54259260

徐家汇藏书楼

楼龄:172(建于 184 7年)

上海现存最早的近代图书馆,也是我国西学东渐和东学西传的缩影。藏书楼仅开放一层,可观看画展;二层长期以来不对外开放,读者需凭读者证才能进入。现存徐家汇藏书楼为南北交错的两幢建筑:北楼(大书房)建于1897年,立面设多个欧式壁柱尖券洋松百叶窗框,两层的设计理念和风格融合了中西文化内涵。南楼神甫楼建于 186 7年,几经改建,于1931年固定为四层坡顶,外廊式建筑。

地址:漕溪北路80号

开放时间:周一至周六9:00-17:00国家法定假日9: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门厅和一楼展厅

电话 :021- 64 874095*208

徐光启墓(纪念馆)

楼龄:385(建于1634年)

徐光启墓位于南丹路上的光启公园内。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据说原墓地占地有20亩,共有10个墓穴,葬徐光启及其夫人吴氏,左右是四个孙子夫妇。到19世纪末已大多损坏,墓地只剩下1.2万㎡。光启公园内的这栋老房子叫做“南 春华 堂”,已经有500多年的 历史 (约建于 150 5- 152 1年之间),但这栋房子原本坐落在梅陇路,出于保护 历史 文化建筑的目的移到了光启公园内,和徐光启墓“作伴”。南 春华 堂可谓明代建筑典范,厅堂以明式家具布置,按照徐光启旧居摆设陈列,窗棂均为明式简洁的方格木窗,古意盎然。纪念馆有四大陈列,分别是:徐光启平生、《农政全书》与《几何原本》、《崇祯历书》与《徐氏庖言》以及徐光启与上海。

地址:南丹路17号

开放时间:9:00-16:30 16:00停止入馆,周一闭馆

参观条件:免费参观,讲解员需提前预约

电话 :021- 64 689252;54249688

黄道婆墓(纪念馆)

楼龄:657( 136 2年重建)

上海黄道婆墓最早建于元代( 133 6年),后来因战乱被毁, 136 2年重建,之后修葺多次,1957年上海市人民 政府 重新修建并立了石碑,现在看到的黄道婆墓是 198 4年再次重修后的样子。整个墓地占地1 亩,内有黄道婆纪念馆,主展厅展示了黄道婆的生平事迹以及她对中国纺织事业作出的 历史 功绩,其他两个展厅分别展示不同时期的纺织工具和棉纺织品,其中不少还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珍品。

地址:徐梅路700号

开放时间:每天9: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 64 963328

周公馆

楼龄:83年以上

地址:思南路 73 号、71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09:00-16:3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团队可预约讲解员)

电话 :021- 64 73 0420

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

楼龄:99

1921年7月,兴业路76号(原望志路106号),一幢沿街砖木结构一底一楼的旧式石库门住宅建筑内, 中国共产党 在此诞生。这栋建于1920年的老建筑,就是中国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这是一栋上海典型的石库门式样建筑,外墙青红砖交错,镶嵌白色粉线,门楣有矾红色雕花,黑漆大门上配铜环,门框围以米黄色石条,门楣上部有拱形堆塑花饰。现在是中共一大纪念馆,从2008年起就开始免费对外开放。

地址:兴业路76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00-17:00

参观方式:至自动取票机免费领取参观券

电话 :021-53832 171 -111

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

楼龄:103

斑驳的红灰两色裸砖墙,二上二下房屋结构,这是一幢典型的老式石库门建筑。霞飞路渔阳里(今淮海中路567弄)6号,是中国 社会 主义青年团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建筑1916年左右建成,至今已有100个年头。1920年,陈独秀等8人在这里成立了上海 社会 主义青年团。为了掩护这个组织,他们还创办了“外国语学社”,专门教学俄语,为党内成员日后留学苏联打下了语言基础。2001年,渔阳里整修扩建成立旧址纪念馆。2019年5月整修后的纪念馆重新开放。

地址:淮海中路567弄1-6号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1:00;13: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

电话 :021-53823370

吴昌硕纪念馆

楼龄:102

位于金茂大厦北侧陆家嘴中心绿地的吴昌硕纪念馆,原宅主是靠运输和经商发家的绅商陈桂春。建于1917年,建筑面积2765㎡,曾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私家住宅之一,现在修缮一新后对外开放。这是一座融东西方文化于一体的中西庭院式民居住宅,楼上房间、卧室、书房、休息室采用中国传统式装修;而楼下餐厅、茶室、卫生间等装修、设备都是西式的。厅堂的画栋雕梁十分精致,享有“浦东雕花楼”的美誉。

地址:陆家嘴东路15号

开放时间:周二-周日9:30–16:3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58786863

高桥仰贤堂

楼龄:86

20世纪30年代初,高桥商人沈晋福在界浜(高桥港)边建造了中西合璧的“仰贤堂”, 中式格局的房屋用的是西洋骨架。宅子从正面看是一厅两厢房的中式宅院,从背面观望,宽敞层叠的阳台具有西式别墅的风格。这栋1000㎡的宅子,是镇上第一家建有地下室的住宅,用材非常讲究。据说沈晋福万事追求牢固,由于过分追求高标准,使得自己精力憔悴,还没等建筑竣工就卧病身亡了。仰贤堂现在作为高桥 历史 文化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

地址:高桥镇义王路1号

开放时间 :每天9: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50416882

张闻天故居

楼龄:127

著名革命家张闻天可以说是老浦东影响力最大的几个名人之一,他的故居建于清光绪年间,是一座具有江南民居特色的民宅,488㎡有13间房。有正屋有厢房,屋脊上还有古代官吏形象的雕刻,显示房屋主人曾有较高的地位。故居院外有菜园、绿树、翠竹、沟河、竹篱笆,一派田园风光,现是浦东难得的一个人文景观,也是上海市青少年教育基地。故居西面新建了张闻天生平陈列室,占地3500㎡,陈列展示了老革命家坎坷跌宕、波澜壮阔的一生。

地址:川沙新镇闻居路50号

开放时间:9:00-16:00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电话 :021-68960317;021-68961 73 8

沪江大学 历史 建筑群

楼龄:80年以上

军工路上海理工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6年的沪江大学,大学曾建校舍、教职工住宅和辅助用房近60幢(所)。虽然很多已经陆续拆除,但仍保留了35幢沪江大学时期主要建筑,是上海保存较为完好的教会学校建筑群。这些建筑多为清水红砖砌筑,两坡红瓦屋面,风格统一,或处于绿树浓荫之中,或与现代建筑相晖映,是上海理工大学一道靓丽的景观。其中尤其以思晏堂、思孟堂、思雷堂、女生三堂、湛恩纪念图书馆、思魏堂等最为出名。

地址:军工路516号

开放时间:学校开放期间

参观方式:免费参观

图文综合自@绝对海派@黄浦最上海及各区官微

具体开放情况以现场公布为准

上海62家工业 旅游 景点全指南

12条骑行路线带你阅读上海文化和风景

特别

土山湾博物馆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一点钟,我来到土山湾博物馆,我按着高德寻过去,原来踏破铁鞋无觅处,就是在自己年轻时的见习单位附近。

土山湾原是座孤儿院,历时近百年,由天主教会创办,最初是为了躲避“太平天国”。他的主要目的是传教,却带来了西方新的文化形式和技艺,并与本土交化交流融合,推动了海派文化的发展。它造就一代代艺术巧匠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开近代上海乃至中国风气之先。

走近大厅,我先被金光灿灿的中国牌楼震撼,油然而起的敬佩之情。

牌楼是1912年在外国修士葛承亮的指导下,由土山湾孤儿工艺院的数十位孤儿雕刻而成,曾参展过三届世界博览会。如今牌楼修复一新,巍峨矗立在大厅中央。

修复的新木呈浅黄色,正面刻有“功昭日月”,背面刻有“德并山河”,相互映衬,又称“功德”楼。

牌楼细节雕功精巧。四个柱子上饰有吐火纳珠的蟠龙,柱子底部还刻饰42只形态各异的狮子。

因为是外国人督造,所以整座牌楼的狮子都没有考虑公母,看起来一律都是既踩着球又护着小狮子,但一点也不妨碍它成为旷世杰作。

看完牌楼,四处橱柜里展示的是绒绣作品,有绒绣的肖像,皮包,鞋子,油画…

绒绣由西方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刺绣工艺相结合。最早的上海绒绣由法国天主教修女在徐家汇圣母院传授给孤女,以便女孩们离开孤儿院之后立足生存。

徐家汇绒绣技艺精湛,曾被誉为“东方油画”,后逐渐从徐家汇扩散到全上海,由此形成了海派绒绣的源头。

欣赏完绒绣作品,再进入里面大厅,就是介绍土山湾的发展史了。

土山湾孤儿院先后收养了近万名孤儿和贫困儿童,收养的孩童大多受洗入教,由院方全权监护,生活清苦,管教严格。他们清晨做弥撒,三餐、卧睡前行祷告。孩童们过集体生活,同进同出。

为了解决孤儿们的谋生能力和江南地区宗教用品的需求。孤儿院开设画室、木工室、印刷房、玻璃房…让孤儿们半工半读,根据自身特点选择工艺学习技能,也培养了一大批从事艺术创作的能工巧匠。

土山湾孤儿满师后,多数会留在工场做工。自圣母院内有了到结婚年龄的孤女后,他们中部分人和这些孤女结婚。在教堂举行婚礼后,会租住教友村简陋的平房里成家立业。

土山湾画是中国西洋画之摇篮,土山湾的木工技艺可与欧洲最好的工场技艺媲美 ,土山湾印书馆也是中国近代印刷技术的创导者。

值得一提的是,侧厅里摆放的“土山湾彩绘玻璃雕花橱柜”,代表土山湾彩绘玻璃的最高造诣。它中西合璧,既雕有中国元素“梅兰竹菊”及中国传统人物故事,又运用彩绘玻璃炙嵌这西洋高超技艺,曾参加过“巴拿马太平洋世界博览会”,被外国人收藏,2013年才荣归故里。

参观完土山湾,我往出口走,居然是原先实习的小学校,还是那样青砖的地面,红砖的小楼,那样安静的小操场,我仿佛听见木板楼梯的吱呀声,同伴们银铃般的笑声,仿佛又回到扎马尾辫时,不负往返的青葱岁月…

黄道婆纪念馆

在上海,黄道婆纪念馆位于上海市徐汇区徐梅路700号。

地址:上海市徐汇区徐梅路700号。

简介:

纪念馆与清幽古朴的黄道婆墓相邻相伴。纪念馆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踏进院内,就见矗立着的高达2.2米的黄道婆塑像,门柱上写着“两手织就云裳,一梭穿行宇宙”的对联,横批是“衣被天下”。

纪念馆设三个展馆,主展厅展示黄道婆的生平事迹以及她对中国纺织事业作出的历史功绩,其他两个展厅分别展示不同时期的纺织工具和棉纺织品。纺织工具展厅里,弹花机、纺纱机、织布机样式各异,共有30多台(件)。在棉纺织品展厅里,各种花色的棉土布、蓝印花布、棉织衣裤、围裙肚兜、床单被套等物件有300多件,其中不少是明清时期保留下来的珍品。

徐光启纪念馆(土山湾博物馆)

徐光启与徐家汇的关系

徐家汇得名于明代大家徐光启。徐出生于上海,生前在城西建农庄别业,死后安葬于此。墓地所在即今徐家汇光启公园。旧时此处为法华泾、肇嘉浜和蒲汇塘三水相汇之地,周边多为徐家土地,故被称作“徐家汇”。

徐光启后人

徐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一百五十位。至2010年,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按人口排序,徐姓在中国大陆列第十一位(在中国台湾列第二十位)。大陆人口近200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43%。

在明朝时期徐姓总人口急剧增至192万人,在全国姓氏总人口的排名中,也从宋朝时的第17名跃至第10位。浙江徐姓人有67万多,替代江西成为徐姓第一大省。

徐姓聚集地区仍在长江口三角地区,在东南地区的福建和广东重新形成了另一大块徐姓人口聚集地。在西北和西南地区,徐姓还是属于比较少见的姓氏。四川的徐姓人,还向两湖地区和南方迁移流出。

但也有一些徐姓人陆续迁入四川。如仁寿禾家的一支徐姓家谱记载,其先祖原是江西人,后来移居到湖广麻城。元末明初,入川始祖从麻城迁居到威远县蠺水凼,生了两个儿子。

分家的时候,始祖给两个儿子两个信物:一个儿子是一方金印,另一个儿子是一个银盒,今后大家相会的时候就以此为凭据。两兄弟一个分居到了威远南道尖山子,另一个到了仁寿县唐家场(今禾家场)双桥。

住在禾家的这一支徐姓人,明朝末期,在朝字辈时,有4兄弟:徐朝山、徐朝甲、徐朝仕、徐朝第。徐朝山没有后人,徐朝甲的两个儿子从军后没有下落,徐朝仕到万峨寺出家为僧,后来做了白塔寺的祖师。徐朝第的儿子徐坤,因躲避战乱先迁居到蒲江,后到了洪雅白马坝。徐坤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徐应荗回到仁寿定居,二儿子徐应盛无后。

万历年间,曾任贵州瓮安县知县的徐深,落籍到渠县金江河畔营盘岭坎下(今汇北乡三合寨巴治对岸大巴河坎上)。

徐深有8个儿子,大儿子徐武平分迁到渠县大碑垭徐家堑,二儿子徐武治分迁到渠县三汇北坝徐家湾双古坟(今汇北乡北坝村),三儿子徐武荣分迁到渠县大竹烂泥扁,四儿子徐武绪分迁到达州徐家岩二坝,五儿子徐武明分迁到渠县寨子坡徐家沟,六儿子徐武吉分迁到仪陇县古垭场,七儿子徐武安分迁到广安石盘沱,八儿子徐武祥分迁到渠县新平镇,后来又迁到渠县荒田坝。

明朝开国功臣徐达,可以说是徐姓人中最为出名的一个人物,他的后裔遍布全国各地,四川有大量徐姓人属于徐达的后裔。

徐达的魏国公爵位,从徐达传给儿子徐辉祖,徐辉祖传给儿子徐钦,徐钦的王氏夫人生了3个儿子,大儿子叫徐显龙,徐显龙有3个儿子:徐镕、徐锡、徐铎,他们后来都进入了四川。

徐镕

徐镕,字德盛,号迁山,大约生于宣德5年(1430年)。天顺年间(1457年前后),徐镕以翰林院翰林的身份下派到成都,任成都府府宪,相当于是纪检监察官员。后来又任按察使司、山东布政使。

告老辞职后,徐镕哪也没去,而是回到四川,在成都府仁邑(今仁寿县)徐家坝(今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中心煎茶镇铧头嘴,成都人民南路南延线与红星路南延线中间)定居下来。弘治年间(1490年前后),徐镕在铧头嘴建造了徐氏家祠,作为家族祭拜典仪和接受家教的主要地方。

徐镕的三弟徐铎,考中进士后,也入川为官。最开始在理番府(今理县)任职,后来调到成都,在任上去世。他的儿子把他安葬在简州(今简阳)三葫芦,并在那里定居下来繁衍生息。到清咸丰年间,徐铎后裔已经繁衍成为一大家族,后人分散居住在灵龛院、葫芦嘴等地。

徐达

徐镕、徐铎入川为官,徐锡也跟着他们入川。徐锡没有职位,闲居无事,喜欢到处游玩。一次,徐锡到简州镇金桥(今简阳镇金镇)游玩,见那里山清水秀,心里很是高兴,于是定居下来。

徐镕、徐锡、徐铎三兄弟的后裔,聚居地域广,如今主要居住区域在成都市的新老城区和天府新区。主居地以简阳三岔湖、仁寿、仁寿龙正镇、眉山、丹棱为一线,向北到成都新老城区、郫县、双流、崇州、新津等为连线的四边形地域里。

徐镕7代孙、仁寿人徐佩弦,1618年考中举人,1631年考中进士。任职不久遇到清军进入中原,弃官返回四川老家。徐佩弦乐善好施,回家后,遇到仁寿闹饥荒,他慷慨地捐资救助上万人。

明朝弘治时期,江南有四大才子,许多人应该很熟悉。这四大才子中,就有一个徐姓人,叫徐桢卿,也是弘治十才子之一。

徐桢卿。

嘉靖年间,严嵩父子专权,最终把严嵩扳倒的人,叫徐阶;还有徐渭,他与解缙、杨升庵并称为三大才子。

上海有个地名叫徐家汇,其得名来源于明朝的徐光启。徐光启26岁(1587年)那年,另一个著名的徐姓人徐霞客出生在江阴(今江苏江阴),属于江阴梧塍徐氏家族。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是把科学和文学融合在一起的一大奇书。

徐光启。

随着湖广填四川运动的开始,南方大量徐姓人千里迢迢进入四川,为如今的四川徐姓人增添了不少新鲜血液,他们与此前已在四川定居的徐姓人一起,成为如今四川徐姓人的先辈。原本定居在四川的徐姓人,也在省内流动,为徐姓人的融合发展做出了贡献。

湖广麻城的徐必达迁到眉山,生了两个儿子:徐之如、徐之栋,徐之如的儿子徐现洪的后裔,主要分布在眉山秦家古新徐堰坎和多悦等地。徐之栋的儿子徐现彩的后人,主要分布在尚义黄庙子、悦兴春光。

乾隆年间,徐必达这支族人出了一个叫徐鹏的将军,曾受到乾隆的召见,赐予他蟒袍、玉带等。徐鹏有4个儿子:徐汝芳、徐汝相、徐汝汉、徐汝亮和几个女儿。

康熙36年(1679年),湖南永州府东安县陵零乡的徐汉传,带着儿子徐应梅来到四川渠县草坝场狮子岭(今宝城乡复兴村6组)后,徐汉传返回湖南,徐应梅留在了四川。徐应梅生了4个儿子:徐洪禄、徐洪福、徐洪祯、徐洪祥,从此在四川落业定居。

此外,广东长乐县绿坑径人徐桂,在康熙年间迁到泸州兴隆场一带;雍正9年(1731年),湖南邵阳的徐中礼、徐中道、徐中诗、徐中诰、徐中仁5兄弟和几十个族人入川,5兄弟定居在绵竹新市镇、什邡禾丰镇一带;雍正年间,徐德隆从江西龙南县迁入原华阳县,其后裔分布在成都、华阳、简阳、郫县、双流、眉山等地。

原本住在四川的徐姓人,也在省内不断流动迁徙。眉山一支徐姓家谱记载说,他们的先祖原本是松江府上海县人,明朝时迁到湖广麻城,又迁居到四川泸州石凤厢。在石凤厢传了13代后,徐宗道把父亲徐朝献的遗骨背着,从泸州出发,经过嘉州(今乐山)外老木孔,迁到眉山永寿天马山(今叶家坝)。到了天马山后,徐宗道从当地叶家手里购下房产,开始定居下来。

这支徐姓人奉徐朝献为始祖,如今广泛分布在眉山城区和各个乡镇,有的还分迁到彭山、乐山、西昌、遂宁、成都、广元,甚至黑龙江、上海、重庆、江苏、新疆等地。

在叙永的一支徐姓人中,至今家谱上记载着拍锅分家的故事。明朝崇祯12年(1639年),住在成都打金街的徐姓家族,把祖传下来的一个锣盘拍碎,老少子孙8人,每人都分得一块。徐四陪得了像梭子的一块,徐四倍得了像鳌鱼的一块,徐四子得了像花瓶的一块,徐四泰得了像西洋扇子的一块,徐四秦得了像缺角玉印的一块,徐四恭得了像官宦人家用的茶瓶一块,徐如林得了去小角的一块,徐海山得了像金钩挂鱼的一块。

后来,徐四倍定居在泸州小市。康熙年间,他的儿子徐文献文献迁居到叙永直隶军粮府南门外四十里顺德里四甲(今茶叶沟)落业。

和四川其他姓氏一样,在湖广填四川那场持续上百年的大规模移民运动中,徐姓人从外省迁徙入川和在四川省内迁徙的先辈中,有着太多的故事,实在难以一一讲述,只能挂一漏万,记取其中很少的一部分。

清朝,徐姓人还出了官贵文名的江南三徐徐乾学、徐秉义、徐元文,他们还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史学家、语言学家顾炎武的外孙;著名地理学家徐松;词人徐轨,女词人徐灿,医学家徐大椿,书画家徐枋,科学家徐寿、徐建寅父子等著名人物。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477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3日 上午8:44
下一篇 2023年 5月 3日 上午8:4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