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目录
1.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2.具体哪一条法律规定了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3.法律规定丧葬费由谁来继承4.法律规定不属于遗产的财产有哪些5.法律规定老人多大年龄没有分配遗产归属权6.法律规定哪些属于合法财产?7.房产继承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1.法律规定遗产继承顺序是怎样的

2.具体哪一条法律规定了遗产未分割的,即为共同共有?

这类规定见于2007年以前被废止的《民法通则的实施意见》第88条、第177条,后因与《物权法》冲突被废止。88、对于共有财产,部分共有人主张按份共有,部分共有人主张共同共有,如果不能证明财产是按份共有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共有。177、继承的诉讼时效按继承法的规定执行。继承人未明确表示放弃继承的,遗产未分割的,以《继承法》为主的有关遗产处理的法律条文中,遗产在分割前,《物权法》并未提及遗产共有的概念。不过提及了放弃继承部分的遗产的分配方式,这种对遗产未分割部分的表述,遗产中的有关部分按照法定继承办理:

3.法律规定丧葬费由谁来继承

一、国家或集体职工因公死亡,革命军人牺牲或病故、公民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而死亡时,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保险法规定、革命军人牺牲与病故抚恤的规定 、交通安全法规定或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受该死者生前抚育、扶助和赡养的家属一定金额的抚恤费和其他生活补助费。其性质并不是对死者个人利益的经济补偿,而是国家对死者特定家属所给予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帮助,不属于死者遗留的个人财产。二、人身保险金。被保险人如果指定了第三人为其人身保险合同的收益人时,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收益人可直接请求保险人向其支付保险金,该保险金不列入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该保险金仍属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内。如果家庭财产未分割,确定哪些财产属死者所有,只有属死者的那份财产才能列入遗产范围。死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也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当做遗产(如租赁的房屋、承包地、自留地、鱼塘等)经国家有关机关鉴定认为应由国家保存的文物、档案、文件、物件等,不能列入遗产。

4.法律规定不属于遗产的财产有哪些

一、国家或集体职工因公死亡,革命军人牺牲或病故、公民因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而死亡时,有关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依照国家制定的劳动保险法规定、革命军人牺牲与病故抚恤的规定 、交通安全法规定或其他有关法律规定,给予受该死者生前抚育、扶助和赡养的家属一定金额的抚恤费和其他生活补助费。因为这些抚恤费,其性质并不是对死者个人利益的经济补偿,而是国家对死者特定家属所给予的精神慰籍和物质帮助,应由有关人员直接享受,不属于死者遗留的个人财产。二、人身保险金。按照保险法的规定,被保险人如果指定了第三人为其人身保险合同的收益人时,如果被保险人死亡,收益人可直接请求保险人向其支付保险金,该保险金不列入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当然,如果被保险人没有指定受益人的,该保险金仍属被保险人遗产范围内。应该说明的是,如果家庭财产未分割,应先析产,确定哪些财产属死者所有,只有属死者的那份财产才能列入遗产范围。死者生前赠与他人的财产也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只有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的财产,不能当做遗产(如租赁的房屋、承包地、自留地、鱼塘等)经国家有关机关鉴定认为应由国家保存的文物、档案、文件、物件等,应归国家所有,不能列入遗产。上交国家后,有关机关给予的报酬,可列入遗产范围。与人身相联系的权利、义务不能列入遗产范围(如死者生前由国家给予的抚养费、残废扶助费等)。死者死后家属所领取的抚恤金、家庭生活困难补助金,是国家用来抚恤和帮助死者扶助生活困难的家庭和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人和丧失劳动能力的亲属的,也不属于遗产范围。如果是夫妻一方死亡,夫妻共同生活时的一些生活必需品,原则上不应作为遗产分割,应留给死者生前的配偶继续使用,不属于遗产范围。

5.法律规定老人多大年龄没有分配遗产归属权

法律没有规定多大年龄可以替父母还债。根据我国《民法通则》权利义务相一致的原则,应当承受被继承人的财产权利和财产义务。就应当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如果继承人放弃了遗产继承,则对被继承人的债务没有清偿责任。被继承人债务的清偿应遵循以下原则:我国《继承法》第三十三条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不在此限。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的清偿只以遗产的实际价值为限,超过遗产实际价值部分,继承人不负清偿责任,2、保留特定继承人遗产份额的原则。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在清偿被继承人债务时”即使遗产的实际价值不足以清偿债务。也应当为需要特殊照顾的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适当的遗产。

6.法律规定哪些属于合法财产?

公民个人财产是指公民通过劳动或其他合法手段取得的财产。属于公民个人的财产主要有: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我国法院受理哪些住房纠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3)37号文件的规定,房地产交易纠纷属下列情况之一的,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职工对本单位分配自管住房方案、决定有意见,不属于法院管辖范围。但在房屋分配过程中因职工擅自强占待分配的房屋,单位诉请法院解决的,属于平等主体之间的私有房屋为标的发生的权属、析产、买卖、租赁、借用、代管、赠与、抵押等纠纷。及侵害私有房屋所有权、使用权纠纷等,平等主体之间以房局直管公房为标的发生的租赁、借用、换房及强占房屋等纠纷,被侵权人向法院起诉,因行政划拨产生的公房所有权、使用权纠纷,应告知其向主管部门申请解决。如果房屋所有权、使用权明确,只有权利、义务的履行发生纠纷的,因违章建筑妨碍他人通行、采光等民事权益引起的相关纠纷,当事人起诉的,民事庭应予受理。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就有关安置、补偿、产权调换等问题达成协议,一方因反悔而产生的纠纷,对于危旧房屋改造中产生的纠纷,原则上不宜作为民事案件受理。如果危改中拆迁人与被拆迁人已达成安置、补偿协议。

7.房产继承法律是怎样规定的?

0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82931.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14日 上午8:38
下一篇 2023年 7月 14日 上午8:4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