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走进了泡沫经济时代了吗?

中国走进了泡沫经济时代了吗?

中国走进了泡沫经济时代了吗?

首先中国泡沫还没有破灭,只能说现在可能处于泡沫中,破灭了才能说当初是泡沫经济。现在一般认定中国正在泡沫经济时代,将会破灭 我认为问题在于破灭后,还要看看日本经验中国与日 本 泡沫相似在金融(主要是股票)、房地产价格太高,存在泡沫 不相似在于双方经济发展:中国中国还在上升阶段,离世界经济顶峰还有很长路;日 本 已经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顶峰。不相似在中国技术发展阶段,日 本 已经是当代居世界中技术成熟、完善的 国内东西、城乡差距大,因为经济、技术等已经没有太大发展余地;发展经济、技术。

中国是不是在搞泡沫经济

你觉得现在这个中国现状,国内外条件的限制,能转过去?这么说吧,转过去那天工人就涨工资了。

看别人聊经济,很多人都说08年的后遗症导致中国经济泡沫,那年到底有什么事啊…

楼市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吸食本应投入其他产业的资源(资本和人力),自己形成庞大又对机体无益的病变物质,全国共有33万亿社会资本因政府导向,盲目从制造等领域撤出进入楼市,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府行政干预下导致巨大的波动。如果我们的政府在2008年没有选择救市。而是让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价格?那么我们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接近于1的泡沫指数,也就是市场正常的局面,但因为我们的政府接二连三地调控楼市,向房地产市场无谓增多了几十万亿元的资金流入量,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拉动指数是3.15。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可以带动34元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需求、33元的金属产品制造业需求、19元的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求、19元的化学工业需求、17元的炼焦和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需求、17元的采掘业需求。每100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会影响其他行业215元的需求,我们再结合房地产泡沫指数来算一下,我国在房地产方面的直接投资一共是30.4万亿元。如果我们的政府在2008年和2012年没有进行两次楼市刺激,且假设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在价格自我调节之下。房地产投资泡沫比例为1,则2009—2013年对房地产的投资增量应该是20万亿元,两次刺激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损失有10.4万亿元,全社会总损失资金高达33万亿元左右。我们对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为0,对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和欧美一样;假设泡沫指数为-1,那么我们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损失为18.9万亿元,政府在调控房地产的同时。除了把资金这个要素从其他市场抽离出来注入房地产市场,还把人力资源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中国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是非常稳定的,大家都认为房价不会跌了;于是一下子挤入相当于过去总数40%的新增房地产公司,导致地产商圈也人满为患,这多出来的40%地产商很可能来自制造业。在政府调控发出的错误信号导向下,我们看看房地产泡沫指数和房价的关系。开发商会认为市场的未来非常乐观,当泡沫指数变成B的时候,开发商开始出现悲观情绪;所以价格会下跌,泡沫指数涨到了C;导致开发商再次乐观,当泡沫指数跌到D,房地产商再次悲观,中国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调节机制,不但不会给经济造成冲击,而且价格自我调节机制也非常健全,泡沫指数和价格指数基本一致,2008年政府采取调控之后。泡沫指数和价格指数完全没有任何相关了,因为政府调控完全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机能,价格再也没有办法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了,我必须痛心疾首地指责政府不恰当的房地产调控。

中国现在的楼市是不是属于泡沫经济?

是。毫无疑问。下面是郎咸平的结论。楼市是否已经成为中国经济的“癌细胞”——吸食本应投入其他产业的资源(资本和人力),自己形成庞大又对机体无益的病变物质,同时拖累整个经济体?“我们以数字说话,自2008年起,全国共有33万亿社会资本因政府导向,盲目从制造等领域撤出进入楼市,最终多建了4000万套房子。”中国房地产市场在政府行政干预下导致巨大的波动,且对经济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各位晓得吗?如果我们的政府在2008年没有选择救市,而是让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价格,那么我们今天的房地产市场很可能会出现接近于1的泡沫指数,也就是市场正常的局面。但因为我们的政府接二连三地调控楼市,最终导致我们从2008年起,向房地产市场无谓增多了几十万亿元的资金流入量。告诉各位,房地产对整个经济的拉动指数是3.15。其中,每100元的房地产需求可以带动34元的机械设备制造业需求、33元的金属产品制造业需求、19元的建筑材料及其他非金属矿物制品业需求、19元的化学工业需求、17元的炼焦和煤气及石油加工业需求、17元的采掘业需求,等等。所以综合起来,每100元的房地产开发投资,会影响其他行业215元的需求,一共产生315元的产出。我们再结合房地产泡沫指数来算一下。2009—2013年,我国在房地产方面的直接投资一共是30.4万亿元。如果我们的政府在2008年和2012年没有进行两次楼市刺激,且假设我们的房地产市场在价格自我调节之下,房地产投资泡沫比例为1,则2009—2013年对房地产的投资增量应该是20万亿元。所以,从数理分析上看,两次刺激政策导致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损失有10.4万亿元。加上3.15的乘数效应,全社会总损失资金高达33万亿元左右。那么再假设,如果经济危机以来,我们对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为0,则泡沫指数为0,那么我们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损失为15.1万亿元;如果金融危机以来,对房地产投资的增幅和欧美一样,是负增长,假设泡沫指数为-1,那么我们的房地产投资直接损失为18.9万亿元。再告诉各位,政府在调控房地产的同时,除了把资金这个要素从其他市场抽离出来注入房地产市场,还把人力资源都集中到了房地产市场。在2008年调控之前,根据中宏数据2004—2007年的统计,中国地产开发企业的数量是非常稳定的,大概有6万多家;2008年调控之后,大家都认为房价不会跌了,于是一下子挤入相当于过去总数40%的新增房地产公司,导致地产商圈也人满为患。各位是否考虑过,这多出来的40%地产商很可能来自制造业,在政府调控发出的错误信号导向下,他们盲目地进入了地产界。最后,我们看看房地产泡沫指数和房价的关系。根据下图所示,当泡沫指数到A的时候,开发商会认为市场的未来非常乐观;当泡沫指数变成B的时候,开发商开始出现悲观情绪,所以价格会下跌;在政府的干预下,泡沫指数涨到了C,导致开发商再次乐观;当泡沫指数跌到D,价格也跌到d,房地产商再次悲观。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在2008年之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可以说是拥有全世界最好的调节机制,不但不会给经济造成冲击,而且价格自我调节机制也非常健全,泡沫指数和价格指数基本一致。但是,2008年政府采取调控之后,泡沫指数和价格指数完全没有任何相关了,因为政府调控完全破坏了房地产市场的价格机能,价格再也没有办法反映市场的真实情况了,导致整个社会一窝蜂地炒地产。最后,我必须痛心疾首地指责政府不恰当的房地产调控,最近的两次调控给中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33万亿元到57万亿元的巨额资金、2.4万家新增房地产公司背后的经营人才,因为政府调控破坏价格机制,而进入了本不该进入的市场,导致其他行业,特别是服务业、制造业因资金链枯竭和人才流失而衰退,形成今天的惨状。中央政府在最近不断释放出对房地产市场不调控、不救市的信号,我个人非常支持。那么在政府不调控的过程中,也请各位注意,房价一定会下跌,但你不要恐慌、不要紧张。为什么?下跌才会涨,涨才会跌,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房地产虽然价格高,但是它的价格变化规律和猪肉、衣服是一样的。你不怕猪肉价格、衣服价格有涨有跌,也没必要怕房价的高低波动。我们从政府到老百姓都必须建立一个市场化的心态,就是一个正常的经济应该是容许价格有涨有跌的。2014年5月21日,世界三大评级机构之一的穆迪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做出了评估,结论是“从稳定转变为负面”。那么在这种大背景下,我们的政府、地产商以及民众应该保持一个平稳的心态,坚持让房地产市场自我调节价格,政府不要干预市场才是对老百姓、对开发商最好的消息。从长期看,我们的房地产年增长率会和美国的规律类似,地产价格的年涨幅一定会比年通胀率多一个百分点,这就是最稳定的经济状态。

中国会出现大泡沫经济吗?

按我本人的观点说的,希望能对楼主有点帮助。我认为中国的经济走势可以从中国的房价来看大概,我们当地的房价一直是居高不下。楼上说国家会控制经济走逝,因为房价所带动的行业已经是我国经济的命脉。这样说吧,2战后 美国为什么会爆发金融危机呢?因为他们的超前消费 就是说把明天甚至后天的钱拿到花光 可后天的钱花光了怎么办呢?

中国的泡沫经济究竟有多严重,怎么补救?

曾有一个日本央行官员跟我说起如何判断股市或地产的泡沫。当你看到很多经济学家和投资机构频繁开会,反复辩论到底有没有泡沫,而且大多数学者和分析师都告诉你没有泡沫的时候,你就可以肯定无疑地判断,一定是有严重的泡沫了。麦哲伦基金的林奇是投资界的一个传奇人物。他也曾经讲过怎么在鸡尾酒会上判断股市泡沫。在鸡尾酒会上有四个阶段:大家马上会离开你,或是找牙医谈牙斑——这说明股市基本健康;你说你是基金经理,别人跑过来跟你聊两分钟股票,又去找牙医了——这说明股市开始进入牛市;听说你是基金经理,都过来听你谈股票;大家开始向你推荐股票,连牙医也会头头是道地讲,你该买什么股票。这时候就是泡沫即将崩溃的前夕。我想不难判断,中国已经出现股市泡沫了。之所以在股市泡沫问题上还有这么多的争论,可能是来自于学者所持方法论的不同。只和中国自己的过去比较,就会觉得非常乐观,因为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中国会和别人不一样。就会变得忧心忡忡,担心中国会重蹈别人的覆辙。我相信历史是人创造的,而人是一个非常愚蠢、健忘的物种,这就是为什么历史的错误常常惊人的相似。我并不是说当前股价没有基本面因素的支撑。股权分置改革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原来股票市场各方利益矛盾的问题。大股东和管理层都有积极性向上市公司注资,实现其市值的增加,这种激励作用也有可能带来短期行为,刺激管理层盲目追求增长速度,而不关注长期的发展战略。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来了企业盈利状况的改善,企业业绩的增长也有虚增的因素,比如在牛市状况下,企业持有的股权不断升值,但是这并非企业改善经营之后真金白银赚来的钱。中国经济增长的前景仍然是光明的,股市能否反映出中国经济的真实面貌?中国经济中真正有活力、有竞争力的企业,有很多根本就不在股市上。外资企业可能是在中国经营得最稳健、最成熟的企业,但是外资企业无法在国内的股票市场上市,很多民营企业应该是中国最有活力、成长性最好的企业,但是它们也很难出现在股票市场上。中国的股市变成了一个投机的市场,而非一个投资的市场。即使泡沫崩溃,比如美国铁路股的泡沫崩溃后,网络泡沫破裂之后,资产价格泡沫是指“一种或一系列资产在一个连续过程中陡然涨价,开始的价格上升会使人们产生还要涨价的预期,预示又吸引了新的买主——这些人一般只是想通过买卖牟取利润,而对这些资产本身的使用和产生盈利的能力是不感兴趣的。随着涨价常常是预期的逆转,接着就是价格暴跌,最后以金融危机告终”是泡沫就要破灭,就要带来巨大的损失,投资者的财富会减少,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消费,企业融资的成本会提高,这会减少它们的投资,消费和投资都减少,经济就会陷入衰退,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股市总市值占GDP的比例还不算很高,股市崩溃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应该不大,如果股市仍然疯狂上涨,其对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的影响就会越来越大。

中国房地产泡沫和日本当年泡沫经济的区别是?

中日国情都不同,1、国家不同,日本是一亿人口的小国中国是13亿人口的大国2、城市化进程不同日本在1970年就已经完成70%的城市化。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81283.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9日 上午9:37
下一篇 2023年 7月 9日 上午9:4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