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

时间 国家 说明17世纪荷兰18世纪到19世纪中叶英国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英、美、德、法 经济上的多极化二十世纪初(一战后)美国经济上的单极化二战后美国、苏联政治上的双极70年代后美国、日本、德国当代经济强国 在17世纪中叶,海运业和工场手工业也都超过了任何其他国家.当时它是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国家,也是国际信贷中心.但是依靠商业资本建立起来的经济优势和世界霸权地位是不牢靠的,它很快就将世界第一的交椅让给了凭借工业资本而发展壮大起来的英国. 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中叶,英国独霸世界经济整整一个百年的时间.英国单极的世界经济格局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英国是世界工厂2,英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国3,英国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独家垄断地位4,英国是最早的资本输出国和国际金融中心 19世纪70年代以后,在世界上出现了一个群雄并起的局面.到19世纪末英国丧失了在世界工业的垄断地位.进入20世纪以后,法等国追赶英国的步伐在加快.19世纪末20世纪初,没有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据绝对优势地位,法四极统治下的世界.20世纪初期的第一次多极格局1870-1913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工业年均增长率5% 4.4% 1.9% 2.7%各国占世界 23% 13% 32% 10%工业的比重 38% 16% 14% 6%各国占世界 8% 11% 22% 10% 贸易的比重 11% 13% 15% 8%这种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的不平衡导致资本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加剧.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实际上就是列强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 一战以后,世界经济中心加速向美国转移.一战到二战爆发这一段时间之内,美国虽然遭受了30年代特大经济危机的沉重打击,但经济仍有所发展,在资本主义世界占绝对优势.其他国家经济则呈现出不平衡发展的特征,世界经济重新向多极化格局过渡.20世纪30年代的第二次多极化格局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苏联各国在世界工业中的比重 1930年 40% 9.5% 7.6% 10.5% 2.9% 5%1937年 36.2% 9.5% 4.3% 10.4% 3.5% 13.7%各国在世界贸易中的比重 1925年 14% 15% 7% 8% 1% 4%1937年 13% 16% 5% 9% 4% 1%这一时期,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是受到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挑战,而是开始受到苏联的挑战.苏联的高速发展确立了其世界一极的地位,显现了世界经济格局中两种经济体系并存的新特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治不平衡的发展,只有美国极度扩张了自己的经济,增强了国际经济地位,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中唯一的超级经济大国,60年代初的单极格局.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不断上升,全面取代了英国当年的地位,成为新的世界经济中心. 美国在战后所确立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首先遭到了苏联的挑战.苏联成为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世界.在20世纪的50,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的不平衡现象依然存在.其中日本增长最快,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战后世界经济格局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战后初期到20世纪60年代末的美国称霸世界经济领域的阶段2.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经济向多极化方向发展进入20世纪70年代,世界经济发生了巨大的转折.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有:美国逐渐陷入了经济增长缓慢和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的困境,日本、西欧的经济发展比美国快,

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格局的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经济全球化具有二重性。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现代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它具有促进生产力提高和全球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国可望在全球经济密切交往中实现资源优势互补,可望科技成果在全球快速传播;可望为发展中国家提供实现“可望更好地解决环境、资源、人口等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进行的,经济全球化包含着市场经济的全球化,市场经济所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滞后性等缺点也被全球化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大国利用经济全球化推行经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在全球范围内实施资源的不公平分配和不平等的国际贸易。发达国家是最大的受益者,发展中国家总体上处于不利的位置,局部危机极易引起全球化的动荡甚至危机。经济全球化既是机遇,经济全球化给每个国家都提供了更为宽广的舞台,由于不合理的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存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矛盾激化。二、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一)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经济全球化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①国际贸易的加快发展,有利于我国扩大出口,发展对外贸易。②国际金融和国际投资的发展,使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一方面可以引进更多资金、技术及先进管理经验,③经济全球化加速了全球经济结构调整的进程。中国可以利用发达国家的产业向全球转移的机会,加速自己工业化、信息化的进程,使我国的经济结构不断改善和升级,④可以利用融入经济全球化的机会改善我国的国际环境和周边环境等。经济全球化对中国来说还意味着挑战和风险,(二)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①着眼于增强综合国力。充分发挥我国经济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完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②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国际竞争,既开放国内市场,又勇敢地走向世界经济舞台,开拓国际市场,发展开放型经济,坚持以质取胜和市场多元化战略,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加强其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和国民经济素质的提高,④进一步办好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⑤正确处理对外开放同自力更生的关系。维护国家经济安全,(三)积极参与国际市场合作与竞争。提高国际竞争力从外向型经济走向开放型经济,在更广阔领域和更深层次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技术、管理经验和市场,要发展我国在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产业。劳力资源丰富的国家,这就需要重点发挥劳动和资源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

世界旅游格局与世界经济格局之间有什么关系?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行,现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了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共享发展红利,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中国累计已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份。合作文件“倡议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发展之路“发展规划等实现对接”一带一路”不断提速。带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经济也迎来普遍复苏。展望2018年,海外观察人士认为。

2018年世界经济格局中的中国角色

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美国优先政策的推行,现在中国已经逐渐成为了自由贸易的捍卫者。共建“一带一路”,共享发展红利。在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逆全球化”思潮暗流涌动的背景下,“一带一路”倡议极大地促进了国际贸易和投资。过去这一年,中国累计已与8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0份“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倡议同俄罗斯提出的欧亚经济联盟、蒙古“发展之路”、越南“两廊一圈”发展规划等实现对接。共建“一带一路”不断提速,带动了沿线各国经济发展。世界经济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继续发展也需要世界。201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世界经济也迎来普遍复苏。展望2018年,海外观察人士认为,中国将坚持新发展理念,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国仍将是世界经济增长的主引擎。可以肯定,2018年中国将继续扮演全球经济“模范生”角色,谱写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雄浑乐章,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世界人民带来更多红利。

从历史上看,世界经济中心和格局经历了哪

主要经历过两次变化,有三个中心。首先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前,世界经济中心一直是在中国,形成的格局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辐射日本,韩国的东南亚的,亚洲经济圈。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中心就转到欧洲了,并且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沿着工业革命扩展的经济格局。

二战后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霸主(表现是1944年确立了以美元为主导的布雷顿森林体系 建立了关贸总协定)2.两极格局形成 但苏联在经济上还是无法与美国抗衡 3.20世纪70年代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 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 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 4.西欧和日本相继崛起 20世纪70年代 在资本主义世界与美国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 5.二十世纪后半期亚洲国家相继崛起6.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加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80707.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8日 上午9:34
下一篇 2023年 7月 8日 上午9:4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