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蓝色经济

什么是蓝色经济

什么是蓝色经济

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以及直接或间接为开发海洋资源及空间的相关服务性产业活动,这样一些产业活动而形成的经济集合均被视为现代蓝色经济范畴。我国蓝色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世界蓝色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蓝色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蓝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发展概况1、海洋渔业1992年以来,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年海洋渔获量934万吨,2005年海洋渔获量已达28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1385万吨,海洋渔获量提高了3倍,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了5.7倍;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比重已从26%上升到49%。2005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3258亿元,是1992年海洋渔业总产值的7倍。2、海洋交通运输业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6989万标箱,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3、海洋船舶工业我国造船量已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三位;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造船完工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19%。海盐和海洋化工业总产值433亿元,5、海洋油气业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3175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62.7亿,海洋油气业总产值866.9亿元,发展特点新的可开发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科技突飞猛进,新的可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不断发现,海洋已成为巨量财富源泉,为解决困扰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与环境两大问题展现了新的曙光。一是以海底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海底多金属结核资源为代表的海洋新能源储量巨大。二是海洋新药物资源家族庞大。三是提取和开发利用深海基因资源前景广阔。深海基因资源的市场潜力可达30亿美元/四是海水资源综合利用前景乐观。随着海水淡化成本的大幅下降,世界海水淡化市场一直以每年10%的速度扩大。多学科联动的海洋科学发展,使新的海洋资源不断被发现,引发了世界范围的以全面开发利用海洋、保护海洋为基本特征的“蓝色经济产出快速增长。但海洋产业还提供了约1000万人的季节性或非全职工作机会。目前我国的统计口径只统计直接的行业劳动就业,而国际组织和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评价海洋就业贡献的统计范围非常宽泛,美国把临海、与海洋开发利用相关联的生存人口都计入海洋提供的生存机会之中,海洋对其国家的劳动就业就显得极为重要。海洋高新技术培育新兴海洋产业。与海洋高技术研究与开发同步发展起来的是高投入、高产出、高风险、高科技含量的海洋高技术产业,海洋高技术的迅猛发展引发带动了海洋产业群的扩展壮大。1996年海洋高技术作为第八个领域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863计划)。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的产值实现500多亿元。我国的海洋高技术主要包括海洋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及其产业、海洋生物技术和海水养殖业、海洋监测技术及海洋仪器制造业、海水淡化和海水直接利用技术、海洋能开发技术、海洋信息技术等。海洋产业成为沿海地区经济新的增长点。极大地推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海洋开发已然成为沿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跨世纪的地区发展战略,蓝色经济在沿海地区的经济地位越来越重要。海洋产业增加值3000多亿元,蓝色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海洋产业增加值总量)排列依次为广东、山东、福建、辽宁、上海、浙江、江苏、天津、海南、广西、河北。最高的广东省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750亿元。蓝色经济发展处于成长阶段。我国海洋资源绝对值位居世界前10位的有:海洋资源绝对量在世界范围内排位较前,我国的海洋产业正处于成长期,产业结构正从传统海洋产业为主向海洋高新技术产业逐步崛起与传统海洋产业改造相结合的状态发展。蓝色经济区概念蓝色经济区是一个基于经济、科技、社会和开放的陆海一体区域及系统创新体系,它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新兴产业形成有着广泛的影响。并与国内外创新资源、信息网络对接,缩短了区域经济社会的空间距离,造就了新型的经济形态和集群带发展空间。通过产业带、创新域和生态链的整合互动,形成蓝色经济区及其产业布局。

蓝色经济是什么?

现代蓝色经济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

“蓝色经济” 是谁先提出的 日本 中国

我国蓝色经济以两位数的年增长率快速发展。蓝色经济经济总量迅速增加,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国民经济增长及一直处于领跑地位的沿海发达地区经济的增长,海洋产业发展速度快于行业整体产业的发展。世界蓝色经济发展步入了世界经济发展的快车道:蓝色经济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我国海洋开发历史悠久,2006年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为18408亿元,蓝色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提高。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国GDP的比重上升很快,2006年海洋产业增加值为8286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4%,海洋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1、海洋渔业1992年以来,我国海洋渔获量一直居世界首位,当年海洋渔获量934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242万吨;2005年海洋渔获量已达2838万吨,其中海水养殖产量l 385万吨,海洋渔获量提高了3倍,海水养殖产量提高了5.7倍;海水养殖产量占全国海洋渔获量的比重已从26%上升到49%。2005年海洋渔业总产值达3258亿元,是1992年海洋渔业总产值的7倍。2、海洋交通运输业我国沿海港口吞吐量已连续3年居世界首位。2005年我国港口国际标准集装箱吞吐量为6989万标箱,继续保持集装箱吞吐量第一大国的地位;海洋主要港口旅客吞吐量7290万人次,3、海洋船舶工业我国造船量已连续l2年居世界第三位;新承接船舶订单占世界市场份额的30%,2006年全国造船完工量1452万综合吨,造船完工量已占世界市场份额的l9%。4、海盐业2005年我国海盐产量为2829万吨,连续多年居世界首位;海盐和海洋化工业总产值433亿元,5、海洋油气业2005年海洋原油产量3175万吨,海洋天然气产量62.7亿,海洋油气业总产值866.9亿元,6、滨海旅游业2005年滨海旅游收入3942亿元,而l994年国际旅游收入只有321亿元。世界蓝色经济发展前景看好目前,全球现代海洋产业总产值达1万亿美元,占世界GDP总值23万亿美元的4%。世界四大海洋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一是海洋石油工业。全球海上石油的探明储量为200亿吨以上,天然气储量80万亿立方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事海上石油勘探与开发,投入开发的经费每年达850亿美元。2000年海上石油产量约13亿吨,占世界油气总产量40%,21世纪中叶海洋油气产量将超过陆地油气产量。二是滨海旅游业。据世界旅游组织统计:滨海旅游业收入占全球旅游业总收入的1/2,1998年全世界40 大旅游目的地中有37个是沿海国家或地区;沿海37个国家的旅游总收入达3572.8亿美元,占全球旅游总收入的81%。三是现代海洋渔业。传统的海洋捕捞业已发展为捕—养—加并举的工业化渔业生产。全世界海洋渔获量每年达8500多万吨,产值约2000亿美元。四是海洋交通运输业。全世界较大海港2000多个,国际货运的90%以上通过海上运输完成,1998年世界集装箱港口吞吐量约为1.5亿标准箱。

热门单词:“蓝色经济”用英文怎么说

山东龙口—环渤海蓝色经济带(2011-07-14 11:法国波尔多东海负氧离子黄金海岸神话房产分类: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 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

环渤海蓝色经济带

山东龙口—环渤海蓝色经济带(2011-07-14 11:19:41) 标签: 法国波尔多东海负氧离子黄金海岸神话房产分类: 山东龙口 城镇规划 作为空间支撑基础,城镇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核心。2009年10月26日,由山东省建设厅组织的一个研讨会在济南召开,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把脉新鲜出炉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在这份跨度直到2020年的规划蓝图中,半岛蓝色经济区内青岛、烟台等七大核心城市依据各自区位优势、区域产业布局等因素,确定了各自未来的发展方向。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体系规划范围南起日照市,北至滨州市,包括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日 照、东营和滨州七市以及临沂市莒南、淄博市高青、德州市乐陵、庆云四县市的全部行政范围。2008年,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内共有城镇467个,城镇化水平52.3%,高出全省平均水平4.7个百分点。城镇分布呈现胶东地区密集,两翼相对稀疏的空间特征。在这份规划中,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城镇的发展目标被明确为:面向日韩开拓国际市场,拓展广大西部内陆腹地。其中,青岛将被培育成国家级中心城市,成为山东省和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城市;烟台、威海、日照、潍坊、东营和滨州等区域中心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将被强化,成为蓝色经济区发展的重要战略节点;在地域空间上将形成青岛—潍坊—日照、烟台—威海、东营—滨州三个城镇组群。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形成以三个城镇组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镇相结合,空间布局合理,城镇职能协调的沿海城镇带。依据区域产业布局、城镇发展现状等因素,经济区域内七大中心城市各自确定了未来主要发展方向和区域定位。到2020年作为龙头城市,青岛将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区域经济中心、现代化服务中心、文化中心,国家海洋科研及海洋产业开发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化制造业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国家重要的区域性航空港,国际滨海旅游度假胜地。烟台将成为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和港口城市、区域性金融、贸易、服务中心,全国重要的旅游度假胜地。威海将被打造成为中韩经济带的桥头堡。日照将借助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和鲁南城市带出海门户,成为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临海产业基地。潍坊的城市职能将重点倾斜海洋化工以及现代制造业。东营以石油化工为基础,成为我省重要的工业城市,以及具有生态特色的中心城市。滨州则要成为鲁北地区机械制造、纺织、印染为主的现代产业基地和工商中心。 [1]经济规划丁字湾海上新城发展重点是海岸整治、湿地修复、游艇产业、房地产产业、海洋高新科技产业。功能定位是海上新城。

各地为发展“蓝色经济”采取了那些措施?

国务院印发的《全国国土规划纲要(2016~2030年)》明确,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更加完善,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差异化绩效考核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实现国土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纲要提出,构建良性互动的陆海统筹开发格局,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并指出着力培育一批新的海洋经济增长极,推动形成我国北部、东部、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山东、广东、浙江等地相继发布了加速推进建设海洋强省、发展海洋经济的相关方案,涵盖海洋信息化建设、海洋新兴产业等方面。山东省日前发布的《山东海洋强省建设行动方案》指出,山东省将基本建成海洋强省,重点在海洋相关信息数据、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资源环境保护、海洋生态牧业建设等方面实现突破。上海市浦东新区、宁波市、南通市、舟山市共同签署《长三角区域海洋产业园区(基地)战略合作》协议,将共同建立跨区域且能够运筹涉海类人才、科技、金融、项目、市场等广泛资源紧密合作的协同平台。浙江省印发的《2018年浙江海洋经济发展重大建设项目实施计划》显示,今后几年浙江海洋经济总投资额将超一万亿元。2018年浙江将安排海洋经济重大建设项目348个,年度投资1326亿元。广东省发布的海洋经济“规划总体目标提出,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今年拟安排专项资金2.65亿元。

什么叫蓝色经济人才

蓝色代表海洋,在这个市场经济的时代,蓝色经济人才就是说,知道寻找蓝海市场资产阶级人才。

蓝色经济区的经济带

蓝色经济区是涉海空间概念,不仅是一个涉海经济的空间概念,还是一个系统创新、可持续发展和陆海一体化的发展战略。它通过制定陆海一体产业发展规划,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实现海洋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蓝色经济区实际上就是一个以系统创新为支撑,产业经济发展为基础,通过陆上科技资源、创新平台、工业制造、物流运输、投资体系等鼎立支持和有效开发利用,努力实现陆海经济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和空间规模的最大化的泛海经济区,作为一种独特的区域空间和创新域。蓝色经济区具有集聚性、关联性、独立性和辐射性四大基本特征”而传统的陆海经济区域规划与发展战略忽略了其内在的基本特征,就使得其在发展规划和产业空间设计方面被人为地分割了。蓝色经济区是在特定的创新环境下:由特定区域、特定城市、要素组合、相互衔接的产业链、生态链等构成的战略生态系统“首先要将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和陆地科技创新支撑、产业结构布局和生态环境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陆海一体的创新域,要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对陆海产业结构进行转型和结构升级,建设蓝色经济区。要依托蓝色经济区将着力点放在研发、设计、服务等方面,为地区提供技术、智力、人才、资金等支撑服务。使得蓝色经济区成为蓝色经济区的服务中心、研发中心和配套中心,应积极推动海洋产业制造业、专业知识服务、零部件配置等向内陆地区转移和发展,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产业集聚的大蓝色经济区。海陆一体的集群带是蓝色经济区的内核,在蓝色经济区建设中,集群发展、结构调整和产业重组等发挥着重要作用,要大力推动海洋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加快海洋资源在陆地的有效开发和利用“为先进制造业提供技术支撑与服务,就要改变长期以来部门经济遗留下的体制分割、政策分离的思维方式。建设开放式、多功能的蓝色经济区战略生态系统,根据山东区域跨越式发展目标、产业集群带和蓝色经济区系统的建设。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80415.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7月 7日 下午2:12
下一篇 2023年 7月 7日 下午2: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