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台读什么(马台读什么字)

2022-03-03 10:47·语料汇总

走章臺(走章台),◆見“走馬章臺”。

走馬章臺(走马章台),◆《漢書‧張敞傳》:“[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吏驅,自以便面拊馬。又為婦畫眉。”○[章台街]為[漢]代[長安]街名,多妓館。後因以“走馬章臺”指涉足娼妓間,追歡買笑。○[唐][崔顥]《渭城少年行》:“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宋][盼盼]《惜春容》詞:“少年看花雙鬢綠,走馬[章臺]弦管逐。”○[元][劉庭信]《新水令‧春恨》套曲:“想俺那多才,柳陌花街,莫不是[謝]館[秦]樓。多應在走馬[章臺]。”亦省作“走章臺”。○[宋][蘇軾]《次韻劉貢父李公擇見寄》之二:“為郡鮮歡君莫歎,猶勝塵土走[章臺]。”

轉臺(转台),◆1.中心部分能夠旋轉的舞臺。在這種舞臺上演出,能夠縮短換景的時間。◆2.能轉動的平臺。◆补证条目■中心部分能够旋转的舞台。在这种舞台上演出,能够缩短换景的时间。○《文汇报》2008.3.13:“他们很多戏的舞美都是通用的,同样一个转台,不同的戏都可以拿来用。”

重臺(重台),◆1.亦作“重儓”。奴婢的奴婢。○[明][陶宗儀]《輟耕錄‧重臺》:“凡婢役於婢者,俗謂之重臺。”○[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交河]某令,蝕官帑數千,使其奴齎還。奴半途以[黃河]覆舟報,而陰遣其重臺攜歸。”◆2.用以比喻同類事物中最低下者。○《說郛》卷六九引[宋][趙構]《翰墨志》:“公([米芾])效[羊欣],而評者以婢比[欣],公豈俗所謂重儓者耶。”○[明][謝肇淛]《五雜俎‧人部四》:“如[白蓮]、[回回]、[色目],及吾[閩]三教等項,然皆猥瑣庸劣,無甚見解,此又異端之重儓,而不足與辯者也!”[清][周亮工]《書影》卷一:“《甘澤謠》別自有書,今[楊夢羽]所傳,皆從他書抄撮而成,偽本也。或曰:[夢羽]本未出時,已有抄《太平廣記》中二十餘條為《甘澤謠》以行者,則[夢羽]本又贗書中之重儓矣。”◆3.複瓣的花。○[唐][韓偓]《妒媒》詩:“好鳥豈勞兼比翼,異華何必更重臺。”○[前蜀][毛文錫]《月宮春》詞:“紅芳金蕊繡重臺,低傾馬腦盃。”◆4.指同一枝上開出的兩朵花。○[清][趙翼]《牡丹》詩:“最是香魂奇幻處,有時結撰出重臺。”◆5.藥草名。玄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玄參》。◆6.藥草名。蚤休的別名。○[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六‧蚤休》:“重臺,三層,因其葉狀也。金線重樓,因其花狀也。”

中臺(中臺),◆1.內臺。古代天子會諸侯時,為諸侯所設的臺。分內外臺,內臺比外臺尊貴。○《逸周書‧王會》:“中臺之外,其左泰士,臺右彌士。”○[朱右曾]校釋:“中臺即內臺,其外則下等也。”◆2.即尚書省。○[秦][漢]時尚書稱中臺,謁者稱外臺,御史稱憲臺,合稱三臺。○[魏][晉][宋][齊]並稱尚書臺,[梁][陳][後魏][北齊][隋]則稱尚書省。○[唐]時曾更名中臺,後又改為尚書省。參閱《初學記‧尚書令》。○《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故遣中臺近官迎致犒賜,以旌茂功,以慰劬勞。”○[唐][韓愈]《贈刑部馬侍郎》詩:“紅旗照海壓南荒,徵入中臺作侍郎。”○[宋][蘇舜卿]《杜公讓官表》:“尋被峻命,入官中臺。”◆3.舊時演戲,例由次要演員先演開場戲,而後才由主要演員演出正本戲,稱為中臺。○《紅樓夢》第七一回:“直到歇了中臺,[賈母]方進來歇息。”

制臺(制台),◆[明][清]時對總督的敬稱。○《文明小史》第五七回:“這位制臺素講[黃][老]之學,是以清淨無為為宗旨的。”○《冷眼觀》第六回:“我候制臺出來,就上去攔輿喊控。”

章臺(章台),◆1.即[章華台]。○[春秋]時[楚國]離宮。○《左傳‧昭公七年》:“及即位,為[章臺]之宮,納亡人以實之。”○[杜預]注:“[章臺],[南郡][華容縣]。”◆2.[戰國]時[秦]宮中臺名。○《戰國策‧楚策一》:“今乃欲西面而事[秦],則諸侯莫不南面而朝於[章臺]之下矣。”○[鮑彪]注:“[秦]臺,在[咸陽]。”◆3.[漢][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敞]無威儀,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御史驅,自以便面拊馬。”○[顏師古]注:“[孟康]曰:‘在[長安]中。’[臣瓚]曰:‘在[章臺]下街也。’”[唐][李賀]《馬》詩:“空知有善相,不解走[章臺]。”○[宋][張孝祥]《減字木蘭花‧江陰州治漾花池》詞:“愛而不見,立馬[章臺]空便面。”◆4.泛指妓院聚集之地。○[宋][晏幾道]《鷓鴣天》詞:“新擲果,舊分釵。冶遊音信隔[章臺]。”○[明][無名氏]《霞箋記‧中丞訓子》:“[章臺]試把垂楊折,往事堪悲心欲裂。”

雲臺(云台),◆1.高聳入雲的臺閣。○《淮南子‧俶真訓》:“雲臺之高,墮者折脊碎腦,而蚊虻適足以翱翔。”○[晉][郭璞]《客傲》:“夫欣黎黃之音者,不顰蟪蛄之吟;豁雲臺之觀者,必閟帶索之歡。”○[唐][王勃]《七夕賦》:“君王乃馭風殿而長懷,俯雲臺而自矯。”○[宋][張輯]《洞仙歌‧代壽張辰川》詞:“問因何五馬,踏月雲臺。秋色裏,卻賞煙霞袖手。”◆2.[漢]宮中高臺名。○[漢光武帝]時,用作召集群臣議事之所,後用以借指朝廷。○[南朝][梁][沈約]《為武帝與謝朏敕》:“今方復引領[雲臺],虛己[宣室]。”○[唐][高適]《宋中遇劉書記有別》詩:“白身謁明主,待詔登[雲臺]。”○[宋][范成大]《寄贈泉石使李元直入覲》詩:“諸公上[雲臺],一葉渺[湘浦]。”◆3.[漢]宮中高臺名。○[漢明帝]時因追念前世功臣,圖畫[鄧禹]等二十八將於[南宮雲台],後用以泛指紀念功臣名將之所。○[唐][杜牧]《少年行》:“捷報[雲臺]賀,公卿拜壽卮。”○[清][洪昇]《長生殿‧剿寇》:“擁大將,氣雄哉,合圖畫上[雲臺]。”◆4.山名。在[陝西省][華陰縣]境。即[西岳][華山]的北峰。古代隱者和道家多居於此。○[唐][李白]《古風》之十九:“邀我登[雲臺],高揖[衛叔卿]。”○[王琦]注引[慎蒙]《名山記》:“[雲臺峰]在[太華山]東北。”○[清][厲鶚]《嚴朗屋寫小像為杜子春事索題》詩之二:“[雲臺峰]頂約驂鸞,杞犬芝童覓最難。”◆5.山名。在[四川省][蒼溪縣]東南,接[閬中縣]界。一名[天柱山]。◆6.山名。在[江蘇省][連雲港市]境內。山上有水簾洞遺跡。○[李希凡]《雲臺小記》:“[雲臺山]屹立在[黃海]之濱……所謂‘花果山’者,只是[雲臺]一百多個山頭中的一陵。”◆7.道觀名。○[唐][李商隱]《送從翁從東川弘農尚書幕》詩:“[錦里]差鄰接,[雲臺]閉寂寥。”○[馮浩]箋注:“所謂[雲臺觀]也。”○[宋][劉克莊]《水龍吟‧己亥自壽》詞之二:“願[雲臺]任滿,又還因任,賽[汾陽]考。”

月臺(月臺),◆亦作“月台”。◆1.賞月的露天平臺。○《藝文類聚》卷七八引[南朝][梁元帝]《南岳衡山九貞館碑》:“上月臺而遺愛,登景雲而忘老。”○[唐][杜甫]《徐九少尹見過》詩:“賞靜憐雲竹,忘歸步月臺。”○[元][李文蔚]《燕青博魚》第三摺:“來到這月臺上,將席子展開,待我睡一覺咱。”○《警世通言‧崔待詔生死冤家》:“[秀秀]道:‘你記得當時在月臺上賞月,把我許你,你兀自拜謝,你記得也不記得?’”[清][沈覆]《浮生六記‧閑情記趣》:“實中有虛者,開門于不通之院,映以竹石,如有實無也;設矮欄干牆頭,如上有月臺,而實虛也。”◆2.正房、正殿突出連着前階的平臺。○《紅樓夢》第五三回:“餘者派出等第,一分一分的堆在月臺底下。”○《紅樓夢》第六二回:“﹝[寶玉]﹞出至月臺上,又朝上遙拜過[賈母]、[賈政]、[王夫人]等。”臺,一本作“台”。○[李劼人]《死水微瀾》第五部分八:“別有一座較小的殿,踞在一片較高的月臺上,那是[觀音殿]。再由月臺兩畔抄進去,又是一殿,三楹有樓,樓下是[斗姆殿],樓上是[玉皇閣]。”◆3.站臺。火車站上下乘客或裝卸貨物的高於路面的平臺。○[瞿秋白]《餓鄉紀程》一:“待車室外月臺上卻有好些苦力,喘息着。”○[朱自清]《背影》:“我看到那邊月臺的柵欄外有幾個賣東西的等着顧客。走到那邊月臺,須穿過鐵道,須跳下去又爬上去。”

玉臺體(玉台体),◆詩體名。以[南朝][陳][徐陵]所編詩集《玉台集》(亦稱《玉臺新詠》)得名。○[宋][嚴羽]《滄浪詩話‧詩體》:“玉臺體:《玉臺集》乃[徐陵]所序,[漢][魏][六朝]詩皆有之。或者但謂纖豔者為玉臺體,其實則不然。”

玉臺(玉台),◆1.[漢]代臺名。○《文選‧張衡<西京賦>》:“[朝堂]承東,[溫調]延北,西有[玉臺],聯以[昆德]。”○[薛綜]注:“皆殿與臺名也。”◆2.泛指宮廷的臺硯。○[三國][魏][曹植]《冬至獻履襪頌表》:“茅茨之陋,不足以入[金門],登玉臺也。”○[南朝][梁簡文帝]《<臨安公主集>序》:“託勾陳之遺,出玉臺之尊,鳳儀間潤,神姿照朗。”◆3.傳說中天帝的居處。○《漢書‧禮樂志》:“天馬徠,龍之媒,游閶闔,觀玉臺。”○[顏師古]注引[應劭]曰:“閶闔,天門。玉臺,上帝之所居。”○《楚辭‧王逸<九思‧傷時>》:“緣天梯兮北上,登太乙兮玉臺。”原注:“太乙,天帝所在,以玉為臺。”○[晉][陶潛]《讀<山海經>》詩之二:“玉臺凌霞秀,[王母]怡妙顏。”○[明][無名氏]《羅囊記‧春游錫山》:“佳人堪愛,疑似天仙離玉臺,降塵埃。”◆4.玉飾的鏡臺;鏡臺的美稱。○[唐][王昌齡]《朝來曲》:“盤龍玉臺鏡,唯待畫眉人。”○[宋][史達祖]《風流子》詞:“記窗眼遞香,玉臺妝罷。”○[元][薩都剌]《塵鏡》詩:“玉臺蟲網暗,朱匣土花浮。”○[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天宮》:“含顰玉臺之前,凝眸寶幄之內。”◆5.特指聘禮。○《群音類選‧藍田記‧約玉請期》:“玉臺一鏡成佳偶,又何須,用珠三斛。”○《群音類選‧靺鞨記‧遇盜分拆》:“念妾身早墮煙花,愛從良羞御鉛華。天緣夙成,玉臺先下,又何勞閒情縈挂。”參見“玉鏡臺”。◆6.“玉臺體”的省稱。○[唐][高仲武]《<中興閑氣集>序》:“英華失于浮游,‘玉臺’陷于 *** 。”○[宋][蘇軾]《金門寺中見李留臺與二錢唱和四絕句戲用其韻跋之》之四:“故知前輩宗[徐庾],數首風流似‘玉臺’。”○《群音類選‧白海棠記‧郊外邂逅》:“聽高歌詞體勝‘玉臺’,想英雄淹滯在草萊。”○[清][朱鶴齡]《吳園次太守惠貽<林蕙堂文集>》詩:“[徐陵]‘玉臺’尚俳儷,文章流別日以興。”參見“玉臺體”。◆7.謂硯臺。○[清][唐孫華]《筆床》詩:“珊瑚架就安銀管,翡翠裝成近玉臺。”◆8.指[玉台山]。在今[四川][閬中縣]境。亦為臺觀名。○[唐][杜甫]《閬山歌》:“[閬州]城東[靈山]白,[閬州]城北[玉臺]碧。”○[仇兆鰲]注引《輿地紀胜》:“[玉臺山]在[閬州]城北七里。”○[唐][杜甫]《玉臺觀》詩之一:“中天積翠[玉臺]遙,上帝高居絳節朝。”○[錢謙益]注引《方輿胜覽》:“[玉臺觀]在[閬州]城北七里……觀在高處,其中有臺,號曰[玉臺]。”

玉女臺(玉女台),◆山名。位於[嵩山]。○[明][毛晉]《五色線》卷下:“《嵩山記》:[玉女三臺山],昔[漢武帝]東巡過此山,見學仙女子,帝因往觀之,遂以名山。山與[嵩高]連亙。”○[清][吳偉業]《送少司空傅夢禎還嵩山》詩:“銅仙露冷宮門草,[玉女臺]荒洞口沙。”

雨花臺(雨花台),◆[江蘇]名勝,在[南京市][中華門]外。平頂低丘,原稱[聚寶山]。多石英質卵石,晶瑩圓潤,並有[雨花泉]等。相傳[梁武帝]時[雲光法師]在此講經,感動諸天雨花,花墜為石,故稱。○[宋][周應合]《建康志‧臺觀》:“[雨花臺]在城南三里,據岡阜最高處,俯瞰城闉。考證舊傳[梁武帝]時有[雲光法師]講經於此,感天雨花,故賜名。”○[元][趙孟頫]《金陵雨花臺遂至故人劉叔亮墓》詩:“[雨花臺]上看晴空,萬里風煙入望中。”○[魯迅]《集外集拾遺‧無題》:“[雨花臺]邊埋斷戟,[莫愁湖]裏餘微波。”

陰臺(阴台),◆在北郊的祭祀土神之臺。○[南朝][宋][謝莊]《侍東耕》詩:“陰臺承寒彩,陽樹迎初熏。”參閱《漢書‧郊祀志下》。

義臺(义台),◆古代行禮儀之臺。○《莊子‧馬蹄》:“雖有義臺路寢,無所用之。”○[俞樾]《諸子平議‧莊子二》:“《周官‧肆師職》[鄭]注曰:古者書儀但為義。是義即古儀字也。儀臺猶言容臺……蓋是行禮儀之臺,故曰儀臺也。”

遺臺(遗台),◆古代留下的土築高壇。○[金][元好問]《光武臺》詩:“巋然此遺臺,落日荒煙重。”○[元][劉因]《登金荊軻山》詩:“遺臺古樹空崔嵬,平蕪落日寒煙堆。”○[元][黃溍]《晚泊釣臺下》詩:“四山環一水,遺臺故巑岏。”

幺臺,◆方言。戏演完称幺台。引申指结束,完结。○马识途《找红军》:“这日子不知道要哪一年才有个幺台。”

陽臺女(阳台女),◆指傳說中[巫山]神女。常用以喻指多情女。○[唐][岑參]《醉戲竇子美人》詩:“細看只似[陽臺]女,醉著莫許歸[巫山]。”○[唐][孟浩然]《同張明府碧溪贈答》詩:“自有[陽臺]女,朝朝拾翠過。”○[唐][李嘉祐]《江上曲》:“江心澹澹芙蓉花,江口蛾眉獨浣紗。可憐應是[陽臺]女,對坐鷺鷥嬌不語。”參見“陽臺”。

陽臺(阳台),◆1.[戰國][楚][宋玉]《高唐賦》序:“昔者先王嘗遊[高唐],怠而晝寢,夢見一婦人,曰:‘妾[巫山]之女也,為[高唐]之客,聞君遊[高唐],願薦枕蓆。’王因幸之。去而辭曰:‘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臺]之下。’”後遂以“陽臺”指男女歡會之所。○[南唐][嚴續姬]《贈別》詩:“風柳搖搖無定枝,[陽臺]雲雨夢中歸。”○[宋][曾覿]《菩薩蠻》詞:“[陽臺]雲易散,往事尋思懶。”○[明][梁辰魚]《浣紗記‧演舞》:“青簇簇花籠蟬鬢,軟迷離似[陽臺]一片雲。”◆2.即[王屋山]。○[唐][李商隱]《寄永道士》詩:“共上雲山獨下遲,[陽臺]白道細如絲。”○[朱鶴齡]注:“《真誥》:‘[王屋山],仙之別天,所謂[陽臺]是也。始得道者,皆詣[陽臺],是清虛之宮也。’”[劉學鍇]案:“‘[陽臺]白道’即[王屋山]上之細徑。”參見“王屋”。3.樓上房間外面的小平臺。○[巴金]《春天裏的秋天》九:“我走過她的門前,常常看見她坐在陽臺上。”○[韓北屏]《金字塔的啟示》:“我坐在[開羅]‘島嶼之宮’旅店的陽臺上,俯瞰平靜的[尼羅河]。”

學臺(学台),◆[清]代學政的俗稱。○《儒林外史》第六回:“前任學臺[周老師]舉了弟的優行。”○《官場現形記》第二回:“學臺大人,欽差體制,何等威嚴。”參見“學政”。

玄臺(玄台),◆1.神話中天帝藏書之臺。○《漢武帝內傳》:“﹝《五嶽真形圖》﹞書形祕於玄臺,而出為靈真之信。”參見“玄景”。2.指[元]代的司天監。○[元][耶律楚材]《用張道亨韻》:“玄臺密表告天道,災妖變異無不該。”◆3.猶泉臺,指陰司。○[明][陳汝元]《金蓮記‧郊遇》:“共消宿障,復隸玄臺。”◆4.草名。玄參的別名。見[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草一‧玄參》。◆补证条目■犹泉台。指阴司。○《唐代墓志汇编·毛君志铭并序》:“一辭昭世,永促幽裝。白日虧景,玄臺閟光。”

星臺(星台),◆三台星。借指朝廷中樞機構。○[唐][王勃]《上皇甫常伯啟》:“龍阪可登,指星臺而有望。”○[明][葉憲祖]《鸞鎞記‧覓贈》:“一朝名姓動星臺,列戟高門晝日開。”

新臺(新台),◆《詩‧邶風》篇名。小序謂刺[衛宣公]。○[春秋]時,[衛宣公]為兒子[伋]娶[齊]女,聞其貌美,欲自娶,遂於[河]邊築[新台],將[齊]女截留。“國人惡之,而作是詩也。”○[新台]故址在今[河南][濮陽]境。後用以喻不正當的翁媳關係。○[宋][馬永卿]《嬾真子》卷二:“[明皇]、[太真]之事,本有[新臺]之惡。”○《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八回:“少奶奶見此情形,猛然想起莫非他不懷好意,要學那[新臺]故事。”

心臺(心台),◆佛教語。指清凈之心。以其潔凈如明鏡臺,故稱。語本《壇經‧行由品》:“﹝[神秀]﹞偈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慧能]偈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唐][白居易]《贈草堂宗密上人》詩:“口藏宣傳十二部,心臺照耀百千燈。”

相臺(相台),◆[相州](今[河北省][臨漳縣])的別名。州有[銅雀台],故名。○[宋][吳處厚]《青箱雜記》卷八:“[相]有[銅雀臺],故[相州]謂之[相臺]。”○[宋][岳飛]《五岳祠盟題記》:“余發憤[河朔],起自[相臺]。”○[清][納蘭性德]《淥水亭雜識》卷一:“[相州]有[銅雀臺],[滑州]有[測景臺],故亦稱[相臺]、[滑臺]。”

相如臺(相如台),◆[漢][司馬相如]的琴臺。故址在今[四川省][成都市]。○[唐][李白]《淮南臥病寄趙徵君蕤》詩:“朝憶[相如]臺,夜夢[子雲]宅。”○[王琦]注引《成都志》:“[相如]琴臺,在城外[浣花溪]之[海安寺]南,今為[金花寺]。”

下臺(下臺),◆1.從舞臺上下來。○[沙汀]《丁跛公》:“幾乎只有他,還依舊住在一排長五間的破瓦屋裏面,窮得來和下臺後的木偶一樣。”◆2.比喻卸去職位。○[清][錢泳]《履園叢話‧報應‧德報》:“官場如戲場,一朝下臺,皆非我有,不若不官之為美也。”○[魯迅]《偽自由書‧‘有名無實’的反駁》:“將軍是一個人,而不抵抗是一種主義,人可以下臺,主義卻可以仍舊留在臺上的。”○[周立波]《暴風驟雨》第二部一:“[郭全海]一下臺,[張富英]就當上了主任。”◆3.比喻擺脫為難、窘迫的困境。○[孫中山]《民族主義》第四講:“他受了我這一番反駁,就怒不可遏……兩人面面相對,許久不能下臺。”○[巴金]《秋》八:“‘好了罷。’[淑華]笑嘻嘻地望着[琴]說:‘[琴姐],我給你一個面子,你好下臺。’”◆4.了結;收場。○[張天翼]《包氏父子》:“噯,你想想。○[陳三]這二十塊我做了保,現在還沒下臺哩。我再也不幹這呆事了。”○[沙汀]《在祠堂裏》:“‘我說會冷下臺吧!’[肉電報]目送着他們說,有點感覺不滿。”◆补证条目■比喻摆脱为难、窘迫的困境。○清陈其元《庸闲斋笔记·滑稽诗》:“學使亦頗慮内中有不能完卷者,無以下臺。”

戲臺子(戏台子),◆方言。電視機的俗稱。○[李志君]《焦老旦和熊員外》:“這幾年有三兩家人買了收音機。可是光景好些了,心也高着哩!值此當口,[焦老旦]冷不丁抱回來個‘戲臺子’,咋不驚煞鄉里,喜煞村人!”

戲臺(戏台),◆舞臺,供演出用的臺。○《水滸傳》第五一回:“鑼鼓響處,那[白秀英]早上戲臺,參拜四方。”○《老殘游記》第二回:“那[明湖居]本是個大戲園子,戲臺前有一百多張桌子。”○[巴金]《家》三十:“中門內正對着堂屋的那塊地方,以門檻為界,布置了一個精緻的戲臺。”

戲馬臺(戏马台),◆1.古跡名。在[江蘇省][銅山縣]南。即[項羽][涼馬台]。○[晉][義熙]中,[劉裕]曾大會賓客賦詩於此。○[清][錢謙益]《徐州雜題》詩之二:“重瞳遺跡已冥冥,[戲馬臺]前鬼火青。”參閱[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泗水》、《嘉慶一統志‧徐州府二》。2.古跡名。在[河北][臨漳縣]西。又名[閱馬台]。○[後趙][石虎]所築。○[虎]從臺上施放響箭,作為軍騎出入的信號。見[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濁漳水》。3.古跡名。在[江蘇省][江都縣]。臺下有路,名[玉鉤斜],是[隋]代埋葬宮女的地方。見《嘉慶一統志‧揚州府二》。

西臺(西台),◆1.官署名。御史臺的通稱。○[宋][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六:“[唐]人本謂御史在[長安]者為西臺,言其雄劇,以別分司東都,事見《劇談錄》。本朝都[汴],謂[洛陽]為西京,亦置御史臺,至為散地。以其在西京,亦號‘西臺’,名同而實異也。”◆2.官署名。中書省的別稱。○《文獻通考‧職官五》:“﹝中書省﹞[後魏]亦謂之西臺……[唐][武德]三年,復中書省。○[龍朔]二年改為西臺。”◆3.官署名。刑部的別稱。○[清][梁章鉅]《稱謂錄‧刑部》:“[隋]改都官為刑部尚書。○[唐][天寶]中改為憲部,亦曰西臺。”◆4.臺名。○[宋][謝翱]哭[文天祥]處。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南[富春山]。○[宋][謝翱]《登西臺慟哭記》:“須臾雨止,登[西臺]設主于荒亭隅。”

五臺山(五台山),◆我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在[山西省][五台縣]東北。五峰聳峙,峰頂如壘土之臺,故稱[五台]。主峰北臺,海拔3,058米。山無炎暑,又名[清涼山]。○[漢][永平]年間,始建寺廟,歷代增修,蔚為大觀,遂有[文殊]道場之稱。簡稱“五臺”。○[元][薩都剌]《送聞師之五臺》詩:“[丹陽]纔洗缽,又入[五臺]遊。”

五臺(五台),◆1.[唐][高宗][龍朔]中尚書、門下、中書、秘書、御史五官署均以臺名,合稱“五臺”。○《永樂大典》卷二六○六引《數類》:“[唐][高宗][龍朔]二年改尚書省曰中臺,門下省曰東臺,中書省曰西臺,秘書監曰蘭臺,御史臺曰憲臺,故有五臺之號。”○[唐][劉肅]《大唐新語‧忌戒》:“時以年饑,放國子學生歸,又限令史通一經,時人為之語曰:‘……三館學生放散,五臺令史明經。’”◆2.見“五臺山”。

烏臺使君(乌台使君),◆按察使的別稱。○[元][迺賢]《賦鸚鵡送偰世南廉使之海南》詩:“烏臺使君午夢醒,隔簾細雨春冥冥。”參閱[清][梁章鉅]《稱謂錄‧按察使》。

烏臺客(乌台客),◆指在御史臺供職者。○[唐][岑參]《西亭送蔣侍御還京》詩:“為報烏臺客,須憐白髮催。”參見“烏臺”。

烏臺(乌台),◆指御史臺。○[唐][姚合]《和門下李相餞西蜀相公》:“烏臺情已洽,鳳閣分彌濃。”○[金][郭宣道]《送同舍張耀卿補掾中臺》詩:“關心[雁塔]功名晚,試手烏臺歲月忙。”○[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之八八:“怪道烏臺牙放早,幾人怒馬出[長安]。”參見“烏府”。

危臺(危台),◆高臺。○[南朝][宋][顏延之]《陽給事誄》:“寔命[陽子],佐師危臺。憬彼危臺,在[滑]之坰。”

王臺(王台),◆1.指[春秋][吳王][闔閭]所築之[姑蘇台],在[姑蘇山]上。一說[夫差]築。○《國語‧吳語》:“[越]師遂入[吳國],圍王臺。”○[韋昭]注:“王臺,[姑蘇]。”◆2.指工蜂為培育蜂王所築的巢房。房形長大,房壁較厚,房口朝下。○[巴金]《電》五:“[英],你記住,看見蜂在做王臺,就毀掉它,免得分封太快了。”

外臺(外台),◆1.官名。○[後漢]刺史,為州郡的長官,置別駕、治中,諸曹掾屬,號為外臺。○《後漢書‧方術傳上‧謝夷吾》:“﹝[謝夷吾]﹞爰牧[荊州],威行邦國……尋功簡能,為外臺之表。”◆2.官名。蘭臺。○《三國志‧魏志‧王肅傳》“[明帝]時大司農[弘][農][董遇]等,亦歷注經傳,頗傳於世”[裴松之]注引[三國][魏][魚豢]《魏略》:“蘭臺為外臺,秘書為內閣,臺、閣一也。”◆3.官名。○[漢]因[秦]制,置謁者為外臺。參見“三臺”。

通天臺(通天台),◆臺名。在今[陝西省][淳化縣]西北[甘泉山]故[甘泉宮]中。○《漢書‧武帝紀》:“﹝[元封]﹞二年冬十月……作[甘泉][通天臺]。”○[顏師古]注:“[通天臺]者,言此臺高,上通於天地。○《漢舊儀》云高三十丈,望見[長安城]。”○《三輔黃圖‧臺榭》引《漢武故事》:“築[通天臺]於[甘泉],去地百餘丈,望雲雨悉在其下,見[長安城]……[元鳳]間,自毀。”

通靈臺(通灵台),◆[漢武帝]為其妃[鉤弋夫人]所建之臺。○《三輔黃圖‧甘泉宮》引[漢][王褒]《雲陽宮記》:“[鉤弋夫人]從至[甘泉]而卒,屍香聞十餘里,葬[雲陽]。○[武帝]思之,起[通靈臺]於[甘泉宮]。”

天文臺(天文台),◆從事天文觀測和研究的機構。為了減少地球大氣的干擾,多建造在山上。天文臺中有各種類型的天文望遠鏡,用以觀測天體。利用觀測的結果,編制各種星表和曆書,進行授時工作,並對天體的分布、運動、結構、物理特性、化學組成和演化等進行研究。

天臺(天臺),◆1.謂尚書臺、省。○《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天臺縣遠,眾所絕意。”○《北齊書‧文宣帝紀》:“仍攝天臺,總參戎律。”○《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二年》:“臣何敢久污天臺、辱東朝乎?”[胡三省]注:“天臺,謂尚書省。”參見“三臺”。2.對太守、縣令等地方行政官的尊稱。○《初刻拍案驚奇》卷十:“太守道:‘他怎麼敢賴你?’[程元]道:‘……萬乞天臺老爺做主。’”[明][鄭仲夔]《耳新‧經國》:“今幸遇天臺,夫冤庶伸有日。”◆补义条目■屋顶平台。○唐人《金陵春梦》第一集第十七回:“颤巍巍上得天台,双腿软弱,倚在墙垣上怅然遥望,只见十里洋场,华灯初上,炊烟四起。”

臺中(台中),◆猶禁中。○《後漢書‧鍾離意傳》“給帷被皁袍”[李賢]注引[漢][蔡質]《漢官典儀》:“尚書郎入直臺中,官供新青縑白綾被,或錦被。”

臺制(台制),◆臺省的規章制度。○《宋書‧庾炳之傳》:“時[炳之]自理:‘不諳臺制,令史並言停外非嫌。’”○《新唐書‧韋溫傳》:“入為監察御史,以臺制苛嚴,不可以省養,不拜。”參見“臺省”。

臺下(台下),◆1.臺榭的下面。○《春秋‧文公十八年》:“丁丑,公薨于臺下。”○《韓詩外傳》卷二:“[顏淵]侍坐,[魯定公]于臺,[東野畢]御馬于臺下。”◆2.古時對人的尊稱。○《水滸後傳》第七回:“[郭京]鞠躬答道:‘臺下世胄英才,神仙骨相,趨謁旌旄,足慰平生。’”◆3.謂政治舞臺之下,即不執政地位。○[毛澤東]《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一:“他們要求實行西方的兩黨制,這一黨在臺上,那一黨在臺下。”

臺台(臺台),◆見“臺駘”。

臺所(台所),◆指中央 *** 機構。○《南齊書‧王儉傳》:“詔衛軍文武及臺所兵仗可悉停待葬。”

臺司(臺司),◆指御史臺職司。○《宋史‧李宗諤傳》:“嘗牒御史臺不平空,中丞[呂文仲]移文詰之,往復再三,[宗諤]執言兩省故事與臺司不相統攝者凡八。事聞,卒如[宗諤]議。”

臺使(台使),◆1.[六朝]時指朝廷使者。○《晉書‧成都王穎傳》:“[虓]長史[劉輿]見[穎]為[鄴都]所服,慮為後患,祕不發喪,偽令人為臺使,稱詔夜賜[穎]死。”◆2.[唐]時指未正名的監察御史。○《通典‧職官六》:“又有臺使八人,俸亦於本官請,餘同監察。”○[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御史有臺使、裏使,皆未正名也。”

臺命(臺命),◆1.朝廷的命令。○《魏書‧張濟傳》:“如其事勢不舉,亦不承臺命。”◆2.舊時敬稱他人的囑托。一般用於書信。如:欽承臺命。

臺門(臺門),◆1.古代天子、諸侯宮室的門。因以土臺為基,故稱。○《禮記‧禮器》:“天子、諸侯臺門,此以高為貴也。”○《禮記‧郊特牲》:“臺門而旅樹。”○[孔穎達]疏:“兩邊起土為臺,臺上架屋,曰臺門。”◆2.泛指高大的門。○[清][翟灝]《通俗編‧居處》:“凡高大之門,時俗漫呼之曰臺門,雖未嘗有築土為基之實,而其名僭矣。”◆3.城門。○[晉][崔豹]《古今注‧都邑》:“城門皆築土為之。累土曰臺,故亦謂之臺門也。”○《南史‧朱异傳》:“每迫曛黃,慮臺門將闔,乃引其鹵簿自宅至城,使捉城門停留管籥。”

臺軍( *** ),◆[六朝]時對官軍的稱謂。○《宋書‧殷孝祖傳》:“[孝祖]負其誠節,凌轢諸將,臺軍有父子兄弟在南者,[孝祖]並欲推治,由是人情乖離,莫樂為用。”○《南齊書‧五行志》:“臺軍與義師偏眾相攻於[南江]諸郡。”

臺舉,◆照料;抚养。○《敦煌变文集·父母恩重经讲经文》:“臺舉女男,不辭辛苦。”

臺禁(台禁),◆指宮中。○《新唐書‧外戚傳‧楊國忠》:“[虢國]居[宣陽坊]左,[國忠]在其南,自臺禁還,趣[虢國]第,郎官、御史白事者皆隨以至。”

臺家(臺家),◆1.猶官家。指皇帝。○《宋書‧竟陵王誕傳》:“既出,[誕]主衣[莊慶]、畫師[王強]語[饒]:‘汝今年敗,汝姊誤汝。官云小人輩敢持臺家逼我。’”[宋][宋祁]《宋景文公筆記‧釋俗》:“今臺家詔敕用黃,故私家避不敢用。”◆2.舊指國家或 *** 。○《南史‧陳伯之傳》:“臺家府庫空竭,無復器仗,三倉無米。”○[宋][范成大]《圍田嘆》詩之四:“臺家水利有科條,膏潤千年廢一朝。”

臺官(台官),◆1.[漢]時尚書臺長官的統稱。○《宋書‧百官志上》:“[漢]制,公卿御史中丞以下,遇尚書令、僕、丞、郎,皆辟車豫相回避,臺官過,乃得去。”◆2.[唐][宋]御史臺長官的統稱。○[唐][李肇]《唐國史補‧御史爭驛廳》:“[元和]中,[元稹]為監察御史,與中使爭驛廳,為其所辱,始敕節度觀察使:臺官與中使先到驛者處上廳。”○《宋史‧職官志四》:“臺官職在繩愆糾謬,自宰臣至百官,三省至百司,不循法守,有罪當劾,皆得糾正。”◆3.泛指朝廷公卿。○[宋][洪邁]《容齋續筆‧臺城少城》:“[晉][宋]間謂朝廷禁省為臺,故稱禁城為臺城,卿士為臺官。”

臺詞(台词),◆戲劇中人物的說白。

臺長(台长),◆古時御史臺的長官。一般指御史大夫。○[明]代罷御史臺,置都察院,則以左右都御史為臺長。○[宋][王讜]《唐語林‧補遺四》:“御史臺三院。一曰臺院,其僚曰侍御史,眾呼為端公。見宰相及臺長,則曰某姓侍御。”○[宋][蘇轍]《謝除尚書右丞表》:“伏念臣衰遲晚節,遭遇聖時,還朝首擢於諫垣,求言終寘於臺長。”○[明][沈德符]《野獲編補遺‧臺省‧御史阿內侍》:“當時臺長[顧佐],號為清正。”

臺兵(台兵),◆古代指由代表中央 *** 的行臺派出的軍隊。○[宋][趙彥衛]《雲麓漫鈔》卷二:“凡朝廷遣大臣督諸軍於外,謂之行臺。自臺出師,謂之臺兵。”參見“行臺”。

台臺(台臺),◆舊時對長官的尊稱。○[明][無名氏]《四賢記‧遷擢》:“關山險阻,道路迢遙,深欲附驥同行,未審台臺允否?”[清][黃六鴻]《福惠全書‧筮仕‧四六啟式》:“恭惟老大人台臺,元精間氣,大雅希音。”

思子臺(思子台),◆指[漢武帝]所作[歸來望思之台]。○[清][俞樾]《茶香室叢鈔‧鄭莊公望母臺》:“[鄭莊公][望母臺],與[漢武帝][思子臺],情事略同。”

司天臺(司天台),◆1.官署名。掌管觀察天象、考定曆數等職。歷代設置專官,稱太史令。○[隋]改太史監,[唐]初改為太史局,以後名稱屢改,有秘書閣局、渾天監、渾儀監、太史監等名。至[唐][肅宗乾元]元年改為司天臺。除占候天象外,並預造來年曆頒於天下。參閱《舊唐書‧職官志二》。2.猶天文臺。又稱觀天臺。觀測天象的建築。○《元史‧世祖紀七》:“太史令[王恂]等言:‘建司天臺於[大都],儀象圭表皆銅為之,宜增銅表高至四十尺,則景長而真。’”

說法臺(说法台),◆佛教講道的高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十一回:“過來人具廣長舌,揮麈間登說法臺。”

書臺(书台),◆讀書的處所。○[南朝][宋][雷次宗]《豫章古今記》:“[徐孺]宅在[梅福]宅東……又云[孺]宅北去城一里,亦曰書臺。”○[明]《秋居雜興》詩之一:“書臺窮目稻畦平,澤國風高白苧城。”

首臺(首臺),◆亦作“首台”。◆指首相。○[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休]曰:此乃首台謬選,非[休]力也。”○[周勛初]校證:“《新唐書》本傳作‘[令狐]丞相’,指[令狐綯]。”○[宋][洪邁]《容齋五筆‧祖宗命相》:“[崇寧]以後,[蔡京]凡四入,輒為首臺。”

世臺(世台),◆猶世兄。○《儒林外史》第八回:“老世臺今年多少尊庚了?”

識面臺官(识面台官),◆[宋][葉夢得]《石林燕語》卷七:“[吳龍圖][中復]性謹約,詳於吏治,自[潭州]通判代還。○[孫文懿公]為中丞,聞其名,初不之識,即薦為監察御史裏行。或問[文懿]:‘何以不相識而薦之?’[文懿]笑曰:‘昔人恥為呈身御史,吾豈薦識面臺官耶?’當時服其公。”後以“識面臺官”為徇私薦人之典。○[清][陳裴之]《香畹樓憶語》:“兩公當代大賢,以君為天下奇才,登之薦牘,此其儲才報國之心,非欲識面臺官,拜恩私室者。”

時臺(时台),◆古代諸侯所築觀察四時氣象之臺。○《公羊傳‧莊公三十一年》“春築臺于[郎]”[漢][何休]注:“禮,天子有靈臺,以候天地;諸侯有時臺,以候四時。”

石臺(石台),◆1.石桌。○[唐][李頎]《覺公院施鳥石臺》詩:“石臺置香飯,齋後施諸禽。”◆2.石砌的高臺。○[唐][王建]《逍遙翁溪亭》詩:“[逍遙翁]在此裴回,帝改溪名起石臺。”○[唐][鄭畋]《初秋寓直》詩之二:“宿鳥翩翩落照微,石臺樓閣鎖重扉。”○[清][張岱]《陶庵夢憶‧雷殿》:“殿前石臺高爽,喬木蕭疏。”

生臺(生台),◆寺院施捨飯食供禽蟲啄食的臺案。○[唐][李郢]《酬友人春暮寄枳花茶》詩:“[相如]病渴今全校,不羨生臺白頸鴉。”○[宋][陸游]《貧甚戲作絕句》:“饑腸雷動尋常事,但誤生臺兩鵲來。”○[元][袁桷]《贈瑛上人住洞林》詩:“哀猿依講席,饑鳥下生臺。”

上臺(上臺),◆I1.指宮廷,朝廷。○《南史‧齊鄱陽王鏘傳》:“[鏘]以上臺兵力既悉度[東府],且慮難捷,意甚猶豫。”○[唐][白居易]《病中辱張常侍題集賢院詩因以繼和》:“騎省通中掖,龍樓隔上臺。”○[宋][宋祁]《送承制劉兼濟知原州》詩序:“帝偉之,即詔以二千石守[朝那],給上臺千兵,光寵帳下。”◆2.上司,上官。[清][蒲松齡]《聊齋志异‧夢狼》:“黜陟之權,在上臺不在百姓,上臺喜,便是好官。”○《儒林外史》第四三回:“[雷太守]道:‘也罷,我們將此事敘一個簡明的稟帖,稟明上臺,看上臺如何批下來,我們遵照辦理就是了。’”[清][王曇]《為吳江紳士呈請於本縣建昭忠祠狀》:“皇上賜有恩卹銀兩,尚留公庫,未紉私囊,可否馳牋上臺,下牒本縣?”◆II指角色登臺演出。○《紅樓夢》第五四回:“[文官]等聽了出來,忙去扮演上臺,先是《尋夢》,次是《下書》。”○[包天笑]《釧影樓回憶錄續編‧綴玉軒雜綴》:“[梅蘭芳]在[北京],不是長日在家閒居,逍遙自在的,一年之中,便有好多回搭了班子上臺唱戲的。”◆2.比喻出掌政權或就任要職。[毛澤東]《在省市自治區黨委書記會議上的講話》:“這一年,[德]國是[希特勒]上臺,[美]國是[羅斯福]上臺,這個時候,[美][蘇]才建交。”○[茅盾]《色盲》:“舊官僚想要再上臺,簡直是無論什麼手段都會用出來的。”

上花臺(上花台),◆戲曲俗語。謂狎妓。○[元][關漢卿]《救風塵》第一摺:“酒肉場中三十載,花星整照二十年……自小上花臺,做子弟。”○[元][李致遠]《還牢末》第二摺:“哥哥,你當初上花臺,做子弟,怎生受用快活,你說一遍,我試聽咱!”[元][無名氏]《百花亭》第一摺:“我也曾向煙月所上花臺做子弟來。”

山臺(山台),◆民間建造的寺院。與官方賜額或建造的寺院相對。○[唐][杜牧]《杭州新造南亭子記》:“[武宗]皇帝始即位,獨奮怒曰:‘窮我天下,佛也。’始去其山臺野邑四萬所。”○[宋][王應麟]《困學紀聞‧雜識》:“官賜額者為寺;私造者為招提、蘭若,[杜牧]所謂山臺野邑也。”

散臺(散台),◆垮臺。○[柳溪]《爬在旗杆上的人》:“一九五○年互助組要散臺,我們就把它轉成了合作社,它就鞏固了。”

三臺(三臺),◆1.古代天子有靈臺、時臺、囿臺,合稱三臺。○《初學記》卷二四引[漢][許慎]《五經异義》:“天子有三臺,靈臺以觀天文,時臺以觀四時施化,囿臺以觀鳥獸魚鱉。”◆2.[漢]因[秦]制,以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合稱三臺。○《後漢書‧袁紹傳》:“坐召三臺,專制朝政。”○[李賢]注引《晉書》:“[漢]官,尚書為中臺,御史為憲臺,謁者為外臺,是謂三臺。”○[宋][司馬光]《贈太子太傅康靖李公輓詞》:“十郡餘恩在,三臺故吏多。”◆3.指[三國][魏][曹操]所建[銅雀台]、[金虎台]、[冰井台]。故址在今[河北][臨漳縣][三台村]。○《文選‧左思<魏都賦>》:“飛陛方輦而徑西,三臺列峙以崢嶸。”○[張載]注:“[銅爵園]西有三臺,中央有[銅爵臺],南則[金虎臺],北則[冰井臺]。”後[北齊][文帝]在舊基上加以擴建,改[銅爵]曰[金鳳],[金虎]曰[聖應],[冰井]曰[崇光]。見《北史‧齊紀中》。○[唐][孟雲卿]《鄴城懷古》詩:“三臺竟寂寞,萬事良難固。”◆4.曲調名。○《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五‧三台詞序》:“[劉禹錫]《嘉話錄》曰:‘三臺送酒,蓋因[北齊][高洋]毀[銅雀臺],築三個臺,宮人拍手呼上臺送酒,因名其曲為《三臺》。’”[唐][王建]《江南三臺詞》:“朝愁暮愁郎老,百年幾度《三臺》。”

三思臺(三思台),◆元代俗語。胸口,心窩。○[元][無名氏]《爭報恩》第三摺:“[關勝]哥大桿刀劈碎天靈蓋,[徐寧]哥點鋼槍搠透三思臺。”○[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二摺:“我鞭打碎他天靈蓋,鎗搠透他三思臺。”

容臺(容台),◆1.行禮之臺。○《淮南子‧覽冥訓》:“容臺振而掩覆。”○[高誘]注:“容臺,行禮容之臺。”○[俞樾]《群經平議‧禮記三》:“禮以容儀為主,故行禮之臺謂之容臺。”○[唐][任希古]《和左僕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懷》:“赫赫容臺上,千祀耀平津。”◆2.禮署、禮部的別稱。○《史記‧殷本紀》“表[商容]之閭”[司馬貞]索隱引[漢][鄭玄]云:“[商]家典樂之官,知禮容,所以禮署稱容臺。”○[宋][洪邁]《容齋隨筆‧京師老吏》:“容臺之職,唯當秉禮。”○[明][阮大鋮]《燕子箋‧授畫》:“下官[酈安道]便是,早官翰苑,忝陟容臺。”○[清][方文]《送姜如農明府擢儀部》詩:“容臺備禮樂,萬古生輝光。”

清臺(清台),◆古代天文臺名。○《漢書‧律曆志上》:“詔與丞相、御史、大將軍、右將軍史各一人雜候[上林]、[清臺],課諸曆疏密。”○《三輔黃圖‧臺榭》:“[漢][靈臺],在[長安]西北八里,始曰[清臺],本為候者觀陰陽天文災變,更名[靈臺]。”○[宋][蘇舜欽]《符瑞》:“故[黃帝]有神明之官,[唐堯]有[羲和]之任,[舜]之璇璣,[夏]之[清臺],皆此道也。”○[宋][陸游]《白龍》詩:“[清臺]占五行,此事實殊常。”

青臺(青台),◆1.塗飾成青色的樓臺。形容其華麗。○[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景明寺》:“複殿重房,交疏對霤;青臺紫閣,浮道相通。”○[唐][王勃]《落花落》詩:“綺閣青臺靜且閒,羅袂紅巾復往還。”◆2.指歌樓酒館。○[明][湯顯祖]《送安卿》詩:“[五陵]年少宿青臺,一歲煙花幾度開。”◆3.指泉臺、黃泉。○[明][湯顯祖]《牡丹亭‧婚走》:“青臺閉,白日開。秀才呵,受的俺三生禮拜。”

前臺(前台),◆1.前面的臺。○[唐][白居易]《寄韜光禪師》詩:“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2.舞臺的前部。演員演出的地方。引申為公開的場合,含貶義。○[傅甫]《五月十四日和議再停書事》詩:“傀儡登場又一回,後臺掣線舞前臺。”◆3.劇場中舞臺以外部分的總稱,包括觀眾席、票房等。○[洪深]《歌女紅牡丹》第十二本:“今兒前臺生意不錯。”

七寶臺(七宝台),◆即七寶樓臺。○《剪燈新話‧渭塘奇遇記》:“腰肢風外柳,標格雪中梅。合置千金屋,宜登七寶臺。”

平臺(平台),◆1.古臺名。在[河南][商丘縣]東北。○[漢][梁孝王]築,並曾與[鄒陽][枚乘]等游此。○[南朝][宋][謝惠連]在此作《雪賦》,故又名“雪臺”。○[南朝][齊][蕭子隆]《山居序》:“[西園]多士,[平臺]盛賓。”○[唐][李白]《梁園吟》:“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2.供休憩、眺望等用的露天臺榭。○[唐][杜甫]《重過何氏》詩之三:“落日平臺上,春風啜茗時。”○[宋][歐陽修]《河南府司錄張君墓志銘》:“其平臺清池,上下荒墟。”徐遲《井岡山記》:“來到了[黃洋界]的附近,來到了一個用幾十步的石級修上去的一道梯子。它通到山巖旁邊一座石砌的平臺。”◆3.生產和施工過程中為進行某種操作而設置的工作臺,有的能移動和升降。

內臺(内台),◆1.尚書省。○《南齊書‧王思遠傳》:“[建武]中,遷吏部郎。○[思遠]以從兄[晏]為尚書令,不欲並居內臺權要之職,上表固讓。”◆2.指御史臺。○《元史‧百官志二》:“[江南]諸道行御史臺,設官品秩同內臺。○[至元]十四年始置[江南]行御史臺於[揚州],尋徙[杭州],又徙[江州]。二十三年遷於[建康],以監臨東南諸省,統制各道憲司,而總諸內臺。”

明臺(明台),◆1.傳說為[黃帝]聽政之所。○《管子‧桓公問》:“[黃帝]立明臺之議者,上觀於賢也。”○《三國志‧魏志‧文帝紀》:“[軒轅]有明臺之議,[放勳]有衢室之問,皆所以廣詢於下也。”◆2.泛指古代帝王議政的地方。○《文選‧王融<永明十一年策秀才文>》:“思政明臺,訪道宣室。”○[張銑]注:“明臺,明堂也。天子布政之宮。”○[唐][武則天]《唐大享拜洛樂章‧昭和》:“奉成先旨,明臺畢功。”○[清][杜濬]《後快哉行》:“明臺懸鏡光熊熊,賊智焉能廋某某。”參見“明堂”。3.舊時對高級官吏的尊稱。○[明][無名氏]《贈書記‧俠妓極刑》:“匪欺,望明臺鑒察真虛。”

門臺(门台),◆1.猶門樓。○《左傳‧定公三年》:“[邾子]的門臺,臨廷。”○[杜預]注:“門上有臺。”○[楊伯峻]注:“蓋即今之門樓。”◆2.門口的臺階。○[柳青]《銅墻鐵壁》第二章:“一群老百姓直追到門臺跟前,問他相隨來的那個大幹部是什麼人。”◆补证条目■犹门楼。○《醒世姻缘传》第五回:“但只見門上的許多人看見他三人將到,都遠遠站起,垂了手,走到門臺下伺候。”

馬臺(马台),◆舊時高門大戶前供上下馬的石臺。○《西游記》第十八回:“二位長老,你且在馬臺上略坐坐,等我進去報主人知道。”○《金瓶梅詞話》第六八回:“一面牽出大白馬來,搭上替子,兜上嚼環,蹝着馬臺,望上一騸,打了一鞭,那馬跑踍跳躍,一直去了。”

摞臺(摞台),◆即擂臺。○[元][高文秀]《黑旋風》第一摺:“那[泰安]山神州廟,有一等打摞臺賭本事的,要與人廝打。”參見“擂臺”。

落臺(落台),◆1.猶了結。○《儒林外史》第五回:“這事纔得落臺,纔得個耳根清靜。”◆2.指卸去公職。○[黃谷柳]《蝦球傳‧難童之家》:“ *** 商人、落臺軍政人員利用它做挖金的大本營。”

路臺(路台),◆指高大的臺。○[南朝][梁][沈約]《齊明帝哀策文》:“路臺靡營,離宮弗宴。”

龍臺(龙台),◆見“龍臺觀”。

靈臺(灵台),◆1.臺名。○[周文王]建。○《詩‧大雅‧靈臺》:“經始[靈臺],經之營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漢書‧揚雄傳上》:“非[章華],是[靈臺]。”○[顏師古]注:“言以[楚靈王][章華]之臺為非,而[周文王][靈臺]之制為是也。”○[晉][潘岳]《西征賦》:“經始[靈臺],成之不日,惟[酆]及[鄗],仍京其室。”◆2.臺名。傳說[夏桀]、[商紂]建。○《晏子春秋‧諫下十八》:“[殷]之衰也,其王[紂]作為[頃宮]、[靈臺],卑狹者有罪,高大者有賞,是以身及焉。”○[漢][趙曄]《吳越春秋‧勾踐陰謀外傳》:“昔者[桀]起[靈臺],[紂]起[鹿臺],陰陽不和,寒暑不時,五穀不熟。”◆3.臺名。○[春秋]時[衛侯]建。○《左傳‧哀公二十五年》:“[衛侯]為[靈臺]于[籍圃]。”○《韓非子‧難四》:“故[靈臺]之飲,[衛侯]怒而不誅,故[褚師]作難。”◆4.古時帝王觀察天文星象、妖祥災異的建築。○《文選‧張衡<東京賦>》:“左制辟雍,右立靈臺。”○[薛綜]注:“司歷紀候節氣者曰靈臺。”○[唐][楊炯]《渾天賦》序:“朝夕靈臺之下,備見銅渾之象。”○[清][昭槤]《嘯亭雜錄‧善天文算法》:“[仁皇]天縱聰明,夙習算法,特命靈臺皆以西法為主,惟置閏用[中]法以合《堯典》。”◆5.學宮。○[唐][韓愈]《縣齋有懷》詩:“塵埃紫陌春,風雨靈臺夜。”○[錢仲聯]集釋引[陳景云]曰:“謂官四門博士也。○[漢光武]立明堂、辟雍、靈臺,號三雍宮。”○[唐][柳宗元]《叔父故殿中侍御史柳公墓表》:“來游京師,觀藝靈臺。貢文有司,射策合程。”◆6.丘墓,祭臺。○《前漢書平話》卷中:“我王可憐[韓信]虧死,看舊日君臣之面,可亦建墓,高築靈臺,蓋一祠堂,受人祭祀。”◆7.今指追悼會上掛着遺像供人吊唁的臺座。○《光明日報》1982.10.10:“在擺滿鮮花和花圈的靈臺上,挂着一位中年人的大幅遺像。”◆8.收留亡靈的臺。○[唐][沈廷瑞]《壟穴遺詩》:“靈臺已得修真訣,塵世空留悟道篇。”○《東歐女豪杰》第五回:“卻是不偏不倚,正中要害,可憐嗚呼哀哉,一命往靈臺去了。”◆9.傳說中[堯]母[慶都]墓名。○《漢書‧地理志上》:“﹝[濟陰郡]﹞[成陽]有[堯]冢[靈臺]。”○《後漢書‧章帝紀》:“﹝[元和]二年﹞使使者祠[唐堯]於[成陽][靈臺]。”○[李賢]注引[郭緣生]《述征記》:“[成陽縣]東南有[堯]母[慶都]墓,上有祠廟,[堯]母陵俗亦名[靈臺大母]。”○[北魏][酈道元]《水經注‧瓠子水》:“今[成陽]城西二里有[堯]陵,[陵]南一里有[堯]母[慶都]陵,於城為西南,稱曰[靈臺]。”◆10.[東漢][第五頡]客居之所。○《後漢書‧第五倫傳》“少子[頡]嗣……卒官”[李賢]注引《三輔決錄注》:“[頡]字[子陵]……[洛陽]無主人,鄉里無田宅,客止[靈臺]中,或十日不炊。”後因用為居處僻陋之典。○[北周][庾信]《謝明帝賜絲布等啟》:“某比年以來,殊有闕乏,白社之內,拂草看冰,[靈臺]之中,吹塵視甑。”○[唐][高適]《行路難》詩之二:“安知憔悴讀書者,暮宿[靈臺]私自憐。”◆11.星名。○《晉書‧天文志上》:“其西南角外三星曰明堂……明堂西三星曰靈臺。”○《魏書‧術藝傳‧張淵》:“明堂配帝,靈臺考符。”原注:“明堂三星在太微西南角外,靈臺三星在明堂西。”◆12.指心。○《莊子‧庚桑楚》:“不可內於靈臺。”○[郭象]注:“靈臺者,心也。”○《文選‧劉孝標<廣絕交論>》:“寄通靈臺之下,遺跡江湖之上。”○[李善]注:“寄通神於心府之下,遺跡相忘於江湖之上也。”○[元][楊暹]《劉行首》第四摺:“靈臺拂去是和非,丹用養就元陽氣。”○[魯迅]《自題小像》詩:“靈臺無計逃神矢,風雨如磐闇故園。”◆13.道教語。指頭。○《黃庭外景經‧上部經》:“靈臺通天臨中野。”○[務成子]注:“頭為高臺,腸為廣野。”

兩臺(两台),◆1.指[唐][武則天]時肅政臺(即御史臺)的左右兩臺。左臺知百司、監軍旅,右臺察州縣、省風俗。見[宋][王應麟]《小學紺珠‧職官‧兩台》。◆2.藩臺和臬臺的合稱。指[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長官承宣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清][鈕琇]《觚賸續編‧禪諷》:“﹝寺僧[大汕]﹞常攢眉而言兩臺延召之頻,三司應酬之密,六時並無暇逸。”

老堂臺(老堂台),◆舊時對上級官吏的尊稱。○《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單太爺]接着,寒暄之後,便問:‘老堂臺同統領幾時動身?晚生明日還要請老堂臺敘敘,一定要賞光的。’”

開臺(開臺),◆戲曲開演。○《花月痕》第四一回:“[子善]道:‘今天聽說園裏有新戲開臺,我拉[子秀]去看。’”○《人民文學》1981年第2期:“影戲在東街開臺了。”

軍臺(军台),◆[清]設在[新疆]、[蒙古]西北兩路的郵驛。專管軍報和文書的遞送。○[清][魏源]《聖武記》卷十一:“故官吏有罪者,效力軍臺。”○《兒女英雄傳》第十三回:“﹝[談爾音]﹞送家眷回鄉,剩了個空人兒赴軍臺效力去了。”○《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五回:“那兩位侍郎、京堂,更暗為援助,鍛鍊成獄,把那都老爺革職,發往軍臺。”

酒臺(酒台),◆1.放酒器的承盤。○[宋][高似孫]《緯略‧酒臺》:“《晉舊事》曰:‘酒臺二,金塗環鈕。’按《周禮》六彝皆有舟。○[鄭司農]曰:‘舟,下臺也;今時承盤也。’今所謂‘臺盞’、‘盤盞’並出此。”◆2.可供宴飲的亭臺。○[宋][柳永]《臨江仙》詞:“[揚州]曾是追遊地,酒臺花徑仍存。”

九成臺(九成台),◆臺名。在今[廣東省][曲江縣]北城上。原名[聞韶台],相傳[舜]南巡奏樂於此。○[宋][蘇軾]有《九成台銘》。

經臺(经台),◆用於諷誦佛經的平臺。○[南朝][宋][謝靈運]《山居賦》:“面南嶺,建經臺;倚北阜,築講堂;傍危峰,立禪室;臨浚流,列僧房。”○[清][董國華]《憶舊游‧秋寺》詞:“淒然經臺靜,嘆蓮花香老,冷到蒲團。”

禁臺(禁台),◆猶臺省。指禁中尚書臺等官署。亦為中央級官府的統稱。○[晉][左思]《魏都賦》:“禁臺省中,連闥對廊。”

金臺(金台),◆1.金砌的臺;華美的臺。○《藝文類聚》卷二七引[三國][魏][崔琰]《述初賦》:“列金臺之蹇產,方玉闕之嵯峨。”◆2.神話傳說中神仙居處。○《海內十洲記‧崑侖》:“其一角有積金為天墉城,而方千里,城上安金臺五所,玉樓十二所。”○[南朝][宋][劉義慶]《幽明錄》:“海中有金臺,出水百丈,結搆巧麗,窮盡神功。”○[唐][吳筠]《游仙》詩之七:“金臺羅中天,羽客恣遊息。”◆3.[黃金台]的省稱。比喻延攬士人之處。○[唐][羅隱]《春日投錢塘元帥尚父》詩之一:“正憂衰老辱[金臺],敢望[昭王]顧問來。”○[宋][秦觀]《謝程公闢啟》:“引置[金臺]之館,俾參珠履之游。”○[郭沫若]《歸國雜吟》:“[金臺]寂寞思[廉頗],故國蒼茫走[屈平]。”◆4.指古[燕]都[北京]。○[明][沈榜]《宛署雜記‧鋪行》:“當[成祖]建都[金臺]時,即因居民疏密,編為保甲。”○[清][朱彝尊]《酬洪昇》詩:“[金臺]酒坐擘紅箋,雲散星離又十年。”○[章炳麟]《詠南海康氏》:“北上[金臺]望國氛,‘[對山]救我’帶猶存。”

計臺(计台),◆指計省。即三司。○[宋][強至]《代賀青州文相公狀》:“自違鈞屏,尋總計臺,第切歡誠,阻從賀列。”○[宋][洪適]《張宗元司農少卿制》:“以爾出自勳伐,以材諝稱,卿寺計臺,所居可紀。”○[元][柳貫]《送魏誼夫運使赴閩中》詩:“大農經費資鹽策,法從崇班領計臺。”參見“計省”。

黃臺瓜辭(黄台瓜辞),◆雜曲謠辭名。○[唐][章懷太子][李賢]作。○《舊唐書‧承天皇帝倓傳》:“[泌]因奏曰:‘臣幼稚時念《黃臺瓜辭》,陛下嘗聞其說乎?[高宗大帝]有八子,[睿宗]最幼。○[天后]所生四子,自為行第,故[睿宗]第四。長曰[孝敬皇帝],為太子監國,而仁明孝悌。○[天后]方圖臨朝,乃鴆殺[孝敬],立[雍王][賢]為太子。○[賢]每日憂惕,知必不保全,與二弟同侍於父母之側,無由敢言。乃作《黃臺瓜辭》,令樂工歌之,冀[天后]聞之省悟,即生哀愍。辭云:“種瓜黃臺下,瓜熟子離離。一摘使瓜好,再摘令瓜稀,三摘猶尚可,四摘抱蔓歸。”而太子[賢]終為[天后]所逐,死于[黔]中。’”

黃臺瓜(黄台瓜),◆即《黃臺瓜辭》。○《新唐書‧承天皇帝倓傳》:“[泌]曰:‘陛下嘗聞《黃臺瓜》乎?’”後以喻兄弟。○[宋][劉克莊]《賀新郎‧己未九日同季弟子侄飲倉部弟免庵艮翁宮教來會》詞:“山南山北添華表。歎歸來,[謝]池草合,黃臺瓜少。”

黃臺(黄台),◆1.丘名。○[清][錢謙益]《戲詠雪月故事短歌‧穆天子》:“[黃臺]高丘夜飛雪,白雲西沒[瑤池]碣。”◆2.[唐][李賢]所作的《黃台瓜辭》中的臺名。○[明][高濂]《玉簪記‧投庵》:“黃臺休怨抱無瓜,瀟灑。且向空門中暫度年華。”○[清][趙翼]《題九蓮菩薩畫像》詩:“飄絮猶歌楊白花,摘瓜幾盡[黃臺]蒂。”○[傅尃]《避地》詩之一:“瓜蔓黃臺一再摘,楊柳[白門]三四圍。”

黃金臺(黄金台),◆古臺名。又稱[金台]、[燕台]。故址在今[河北省][易縣]東南[北易水]南。相傳[戰國][燕昭王]築,置千金於臺上,延請天下賢士,故名。○[南朝][宋][鮑照]《代放歌行》:“豈伊白璧賜,將起[黃金臺]。”○[錢振倫]注:“《上谷郡圖經》曰:‘[黃金臺],[易水]東南十八里,[燕昭王]置千金於臺上,以延天下之士。’”[唐][李白]《古風》之十五:“[燕昭]延[郭隗],遂築[黃金臺]。”○[清][吳偉業]《夜宿阜昌》詩:“草沒[黃金臺],猶憶[昭王]迎。”

花臺(花台),◆1.四周砌以磚石的種花的土臺子。○[隋][江總]《攝山栖霞寺碑》:“昔寶海梵志,睡睹花臺,智猛比丘,行逢影窟。”○[唐][宋之問]《奉和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萸房陳寶席,菊蕊散花臺。”○[唐][儲光羲]《題應聖觀》詩:“合磚起花臺,折草成玉節。”○[姚雪垠]《長夜》三一:“花臺邊堆着一堆爛磚頭。”◆2.指妓院。○[元][關漢卿]《謝天香》第一摺:“平生以花酒為念,好上花臺做子弟,不想游學到於此處。”○[元][無名氏]《冤家債主》第一摺:“引着些個潑男潑女相扶策,你你你則待每日上花臺。”

後臺(后台),◆1.後面的高臺。○[唐][白居易]《寄韜光禪師》詩:“前臺花發後臺見,上界鐘聲下界聞。”◆2.劇場中在舞臺之後的部分。○[洪深]《歌女紅牡丹》第八本:“後臺好些人在那兒談論着呢。”◆3.比喻在背後操縱、支持的人或集團。○[謝覺哉]《野心》:“野心家知道人民是他們的對頭,因此需要有後臺,不然就站不住。”

行臺(行台),◆1.臺省在外者稱行臺。○[魏][晉]始有之,為出征時隨其所駐之地設立的代表中央的政務機構,[北朝]後期,稱尚書大行臺,設置官屬無異於中央,自成行政系統。○[唐][貞觀]以後漸廢。○[金]、[元]時,因轄境遼闊,又按中央制度分設於各地區,有行中書省(行省),行樞密院(行院),行御史臺(行臺),分別執掌行政,軍事及監察權。行省實即繼承前代的行臺制度。2.舊時地方大吏的官署與居住之所。○[宋][黃庭堅]《送顧子敦赴河東》詩之三:“攬轡都城風露秋,行臺無妾護衣篝。”○《官場現形記》第十八回:“其時城內早經預備,把個總督行臺,做了欽差行轅。”◆3.客寓,旅館。○[蘇曼殊]《答柳亞子書》:“[桐]兄前日抵[申],同寓行臺,今擬明日同作[蘇臺]之游。”◆4.臨時設立的戲臺。○《紅樓夢》第八五回:“這日一早,[王子勝]和親戚家已送過一班戲來,就在[賈母]正廳前,搭起行臺。”

過臺(过台),◆舊時 *** 陪客吃酒。○[明][無名氏]《認金梳》第三摺:“酒席間過臺添興,我到的來至門桯。”

宮臺(宫台),◆1.宮殿臺榭。○[漢][袁康]《越絕書‧外傳記越地傳》:“[勾踐]小城,[山陰城]也。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陸門四,水門一。今倉庫是其宮臺處也。”○《三國志‧魏志‧楊阜傳》:“帝既新作[許]宮,又營[洛陽]宮殿觀閣。○[阜]上疏曰:‘……不夙夜敬止,允恭恤民,而乃自暇自逸,惟宮臺是侈是飾,必有顛覆危亡之禍。’”[唐][李賀]《春歸昌谷》詩:“青樹[驪山]頭,花風滿[秦]道。宮臺光錯落,裝畫遍峰嶠。”○[王琦]彙解:“宮臺,謂[驪山]上下宮殿臺榭,如[華清宮]、[集靈臺]、[按歌臺]、[舞馬臺]之屬。”◆2.尚書省的別稱。○[東漢]以尚書輔佐皇帝,直接處理政務。因官署設在宮中,故稱宮臺。又稱宮省。○《後漢書‧文苑傳上‧黃香》:“臣[香]年在方剛,適可驅使。願乞餘恩,留備冗官,賜以督責之職,任之宮臺煩事。”○《南齊書‧鄱陽王鏘傳》:“宮臺內皆屬意於[鏘],勸[鏘]入宮發兵輔政。”

高陽臺(高阳台),◆1.詞牌名。取[戰國][楚][宋玉]賦神女事以為名。又名《慶春澤慢》、《慶春宮》。雙調一百字,平韻。◆2.曲牌名。有二,均屬南曲商調。其一字句格律與詞牌全闋同,亦有只用半闋者,用作引子。另一與詞牌全闋略異,用作過曲。

高臺(高台),◆1.高建樓臺。○《管子‧小匡》:“昔先君[襄公],高臺廣池,湛樂飲酒。”○《左傳‧昭公二十年》:“其適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 *** ,斬刈民力,輸掠其聚,以成其違,不恤後人。”◆2.高的樓臺。○[晉][左思]《吳都賦》:“造[姑蘇]之高臺,臨四遠而特建。”○[明][王世貞]《登岱》詩:“[軒轅黃帝]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開。”◆3.比喻京師。○《文選‧曹植<雜詩>之一》:“高臺多悲風,朝日照北林。”○[李善]注引《新語》:“高臺,喻京師。”◆4.頭之別稱。○[清][厲荃]《事物异名錄‧形貌‧頭》:“《黃庭經》:高臺通天臨中野。”原注:“頭為高臺。”

風臺(风台),◆指敞露透風的臺榭。○[唐][韓愈]《和崔舍人詠月二十韻》:“風臺觀滉瀁,冰砌步青熒。”○[唐][柳宗元]《行路難》詩之三:“風臺露榭生光飾,死灰棄置參與商。”

法臺(法台),◆道教舉行齋醮儀式的臺桌。○《三俠五義》第四回:“[李保]叫人來拆了法臺,見有個硃砂黃紙字帖,以為法官留下的鎮壓符咒。”◆补义条目■司法官署,审理诉讼案件的公堂。○明沈璟《坠钗记·拾钗》:“官休麽,我入訴嚴親,訟伊在法臺。”

二臺(二臺),◆1.指尚書臺與御史臺。○《後漢書‧陳忠傳》:“言事者見[杜根],[成翊世]等新蒙表錄,顯列二臺,必承風響應,爭為切直。”○[李賢]注:“謂[杜根]為侍御史,[成翊世]為尚書郎也。”◆2.指[唐]時的監察御史與殿中侍御史。○[唐]御史臺分左、右臺,右臺即為監察御史,左臺即為殿中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低於侍御史而高於監察御史。○[唐][劉懷一]《贈右臺監察鄧茂遷左臺殿中》詩:“入仕光三命,遷榮歷二臺。”

二人臺(二人台),◆1.流行於[內蒙古自治區]和[山西]北部的一種帶舞蹈的曲藝,用笛子、四胡、揚琴等樂器伴奏,由二人對唱對舞。◆2.由曲藝二人臺發展而成的新興劇種。

對臺戲(对台戏),◆舊時兩個戲班為了互相競爭而同時演出相同劇目的戲。後多以“唱對臺戲”比喻雙方發表相反的言論或采取針鋒相對的行動。○[浩然]《艷陽天》第七三章:“你沒有把 *** 坐到社會主義這一邊來,沒有跟農業社一條心;你站在反動地富那一邊了,專跟貧下中農唱對臺戲。”○[劉澍德]《甸海春秋》:“來吧,在這樣大場合,我們爺兩個,好好唱個對臺戲。”

東臺(东台),◆1.官署名。○[唐][高宗]時曾改門下省為東臺,後因以沿稱門下省。○《新唐書‧百官志二》:“[龍朔]二年,改門下省曰東臺。”○《新唐書‧張文瓘傳》:“[乾封]二年,遷東臺侍郎、同東西臺三品,遂與[勣]同為宰相。”○[宋][蘇軾]《次韻張昌言給事省宿》:“朔野按行猶爵躍,東臺瞑坐覺烏飛。”◆2.[唐]時東都御史臺的省稱。○[唐][趙璘]《因話錄‧徵》:“[武后]朝,御史臺有左右肅政之號,當時亦謂之左臺、右臺,則憲府未曾有東西臺之稱。惟俗間呼在京為西臺,[東都]為東臺。”○[唐][白居易]《代書一百韻寄微之》:“南國人無怨,東臺吏不欺。”自注:“[微之]使[東川],奏冤八十餘家,詔從而平之,因分司[東都]。”

定王臺(定王台),◆臺名。相傳[漢景帝]子[長沙定王][劉發]為想望其母[唐姬]而建。在今[湖南省][長沙縣]東。○[宋][姜夔]《一萼紅》詞序:“著屐蒼苔細石間,野興橫生,亟命駕登[定王臺]。”又[宋][朱熹]有《登定王台》詩。

道臺(道台),◆[清]代省以下、府以上一級的官員。主管範圍有按地區分者如[濟東]道,有按職務分者如鹽法道。○《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八四回:“道臺看了不懂,問他:‘甚麼叫一指地?’”[郭沫若]《黑貓》六:“那是一位很美貌的[下江]女子,一般人稱為[李五太太],聽說是從前某一位道臺的遺妾。”

打摞臺(打摞台),◆見“打擂臺”。

春臺戲(春台戏),◆春季祈農祥之戲,常於曠野搭臺演出。○[清][顧祿]《清嘉錄‧春臺戲》:“二三月間,里豪市俠,搭臺曠野,醵錢演劇,男婦聚觀,謂之春臺戲,以祈農祥。○[蔡雲]《吳歈》云:‘寶炬千家風不寒,香塵十里雨還乾。落燈便演春臺戲,又引閒人野外看。’”

春臺(春台),◆1.春日登眺覽勝之處。○《老子》:“荒兮其未央,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登春臺。”○[唐][賈島]《送劉式洛中覲省》詩:“晴峰三十六,侍立上春臺。”○[郭沫若]《水調歌頭‧喜雪》詞:“驅旱魃,除蟲害,登春臺。”◆2.飯桌。○《水滸傳》第六回:“只見灶邊破漆春臺,只有些灰塵在面上。”○《儒林外史》第二回:“管家捧上酒飯,雞、魚、鴨、肉,堆滿春臺。”◆3.禮部的別稱。◆补证条目■礼部的别称。○《醒世姻缘传》第十二回:“剪强梁,剔豪横。起春臺,平陷阱。此等官,真可敬!”

出臺(出台),◆1.離開臺省,指免去臺省官之職。○[宋][周密]《齊東野語‧洪君疇》:“[溫陵][洪公]出臺,以執事繼之者,正謂其平時負骯髒之譽。”◆2.戲曲中的人物登臺表演。○[魯迅]《二心集‧新的“女將”》:“她頭插雉尾,手執雙刀(或兩端都有槍尖的長槍),一出臺,看客就看得更起勁。”○[魯迅]《兩地書‧許廣平<致魯迅九>》:“看客的胡鬧,殆已是[中國]劇場裏一種積習,尤其是女性出臺表演的時候,他們真只為看演劇而來的,實在很少很少。”○[馬烽]《三年早知道》:“可見你們都沒看過戲,從來都是好把式最後才出臺哩!”◆3.比喻公開出面活動。○[魯迅]《兩地書‧致許廣平十五》:“‘琴心’問題,現在總算明白了。先前,有人說是[司空蕙],有人說是[陸晶清],而[孫伏園]堅謂俱不然,乃是一個新出臺的女作者。”◆4.指(某種方案、辦法、計劃、規定等)經過醞釀准備,正式提出。如:我們廠的改革方案已經出臺,全廠職工正在進行討論。

朝臺(朝台),◆臺名。又稱[朝漢台]。在[廣東省][南海縣]東北。相傳[漢文帝]遣[陸賈]出使[南粵],曉之以義,感之以誠,其王[趙佗]遂稱臣。因岡作臺,北面朝[漢],朔望升拜。故名。○[唐][劉禹錫]《和楊侍郎初至郴州紀事書情題郡齋八韻》:“旌節下[朝臺],分圭從北回。城頭鶴立處,驛樹鳳棲來。”○[唐][許渾]有《朝台送客詩》。

草臺戲(草台戏),◆指草臺班子演的戲。○[清][李斗]《揚州畫舫錄‧新城北錄下》:“郡城花部,皆係土人,謂之本地亂彈,此土班也。至城外[邵伯宜陵]、[馬家橋]、[僧道橋]、[月來集]、[陳家集]人,自集成班,戲文亦間用‘元人百種’,而音節、服飾極俚,謂之草臺戲。”○[茅盾]《送考》:“這裏又有一排臨時攤販,賣西瓜的,五香豆腐乾的,冰淇淋、冰凍酸梅湯的,宛然像鄉下草臺戲前趕生意的攤販。”徐遲《牡丹》一:“在[江]南,要是不能在大城市裏登臺,你只能搭班子唱草臺戲。”

草臺(草台),◆舊時在鄉間為演戲而臨時搭建的戲臺。○《人民文學》1981年第1期:“我想起在童年,在故鄉的鄉間看草臺上演出的興化戲(莆仙戲)。”

不上臺面(不上台面),◆比喻俚俗卑下,拿不出手,見不得人。如:他交的那些三朋四友,都不上臺面。如:找了這麼一個猥猥瑣瑣,不上臺面的新娘子。

寶臺(宝台),◆對佛寺、佛塔的美稱。○《觀佛三昧海經‧觀四威儀品》:“身如寶臺,足步虛空。”○[唐][岑羲]《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圖應制》詩:“寶臺聳天外,玉輦步雲端。”

八風臺(八风台),◆1.[漢][王莽]所造臺名。○《漢書‧郊祀志下》:“[莽]篡位二年,興神僊事,以方士[蘇樂]言,起[八風臺]於宮中。”◆2.泛指臺觀。○[北周][庾信]《道士步虛詞》之一:“中天[九龍館],倒景[八風臺]。”

臺「擡」005

2022-05-18 12:45·语料汇总

八擡八綽,◆用八个人抬的大轿抬。绰,扛;抬。○《西游记》第六二回:“那當駕官即備大轎一乘,黄傘一柄,錦衣衛點起校尉,將行者八擡八綽,大四聲喝路,徑至金光寺。”○《红楼圆梦》第二二回:“寶玉向司道等拱手道:‘再會!’全副執事,八擡八綽進節署去了。”■也形容如抬八人大轿般扛抬。○《醒世恒言·一文钱小隙造奇冤》:“朱家人也不打他,推的推,扯的扯,到像八擡八綽一般,腳不點地,竟拿上船。”○《何典》第三回:“一到斷過七,形容鬼攛掇着,就在陰山腳下尋塊壞心地,做了鬼墳壇,在太歲頭上動了土,把棺材生好牛頭杠,八擡八綽的扛出門去。”

高擡貴手,◆补证条目■客套话。多用于请求对方饶恕或通融。○元施惠《幽闺记·招商谐偶》:“望娘子高擡貴手,饒恕蔣世隆之罪。”

廝擡廝敬,◆补证条目■互相抬举、尊敬。○《金瓶梅词话》第七六回:“就是俺這姑娘,一時間一言半語聐聒的你每,大家廝擡廝敬,盡讓一句兒就罷了。”

擡槓,◆补证条目■争辩;顶牛。亦作“擡槓子”。○《冷眼观》第二七回:“他那廣東南海縣不做,是因爲同本省學差過不去,兩下裡擡槓子,纔改捐教職的。”

擡秤,◆补证条目■大型杆秤。使用时以竹木杠或扁担穿过秤纽由两人抬着,故称。○《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典史叫鄉約、地方取了擡秤將鹽逐一秤過,記了數,貼了封皮。”

臺「薹」001

2022-01-15 00:43·语料汇总

蕓薹(芸薹),◆一名薹芥。油菜的一種。二年生草本,葉大色濃綠,嫩時可作蔬菜。開小黃花。種子可榨油供食用。莖葉、種子均可藥用,有消腫散結的功效。○[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蕓薹》:“此菜易起薹,須采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薹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

菜薹,◆某些十字花科蔬菜植物的花莖,如油菜薹、芥菜薹。

抽薹,◆油菜、大蒜、韭菜等作物長出薹來。○《新華半月刊》1959年第5期:“抓好油菜抽薹、開花、收穫三大關,力爭今年打響油料作物的第一炮。”

薹芥,◆即油菜。○[明][李時珍]《本草綱目‧菜一‧蕓薹》:“此菜易起薹,須採其薹食,則分枝必多,故名蕓薹;而[淮]人謂之薹芥,即今油菜,為其子可榨油也。”

臺「檯」018

2022-01-11 09:11·语料汇总

擺檯(摆台),◆謂在餐館擺設餐臺。○[老舍]《四世同堂》十:“假若[丁約翰]是在隨便的一家西餐館擺檯,[大赤包]必定不會理會他。”○[老舍]《趙子曰》第四:“擺檯的繫着抹滿牛油的黑油裙……過來擦抹桌案,擺上刀叉和洋式醬油瓶。”

翻檯(翻台),◆舊時妓院酒宴,狎客再擺一次臺面或另到一家再設一席。○《官場現形記》第十二回:“[文七爺]曉得[趙不了]還要翻檯,便催着上飯。”○《文明小史》第二三回:“大家聽了這話,不免一齊掃興,又沒得駁他,也就不肯去吃[華甫]翻檯的酒了。”○《海上花列傳》第四回:“[黃翠鳳]知道[羅子富]要翻檯到[蔣月琴]家去,因說道:‘倪去哉,阿要存兩杯?’”

開檯(\\开台),◆舊時某些會道門接收新成員的儀式。辛亥革命前某些革命組織亦曾沿用。○[陳少白]《興中會革命史要》:“照普通入三合會的儀式,召納新來黨員,謂之‘開檯’。”

雙檯(\\双台),◆舊時妓院謂擺設兩席花酒。○《海上花列傳》第十二回:“倪勿然陸裏曉得啥雙檯嗄,難末學仔乖,倒擺起雙檯來哉。”

檯布(台布),◆桌布。鋪在桌面上做裝飾和保護用的布或其它質地的片狀物。如,塑料臺布。

檯燈(台灯),◆放在桌子上用的,有座子的電燈。

檯曆(台历),◆擺在桌子上用的日曆或月曆。

檯球(台球),◆1.球類運動項目之一。在特製的檯子上用杆撞球入網。亦指這種運動用的實心球。◆2.方言。指乒乓球運動或這種運動中使用的球。

檯鐘(台钟),◆座鐘。放在桌子上用的時鐘。

檯子(台子),◆桌子。也特指打檯球、乒乓球等時所用的特製的桌子。

檯盤(\\台盘),◆桌面上。比喻公開的場合。○[畢方][鐘濤]《千重浪》第六章一:“出了名兒的胡亂攪,他能端出什麼上得了臺盤的玩藝!”

檯上握手,檯下踢脚,◆指表面亲热,暗中捣鬼,耍两面手法。○姜树茂《渔港之春》:“有人善于台上握手,台下踢脚,当面说的好听,背后又在捣鬼。”

寫字檯(写字台),◆辦公、寫字等用的桌子,一般有幾個抽屜,有的還有一個小櫃子。

坐檯子,◆方言。指 *** 或 *** 陪伴客人。○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三六:“朱延年一有空就到百乐门舞厅来消磨一个夜晚,每次都是叫马丽琳坐台子。”○滑稽戏《大闹王公馆》:“碰着一个军官,俚吃饱仔老酒,说我架子大,勿曾去招呼俚,就叫我去坐台子。”

杠檯(杠台),◆抬。○《元典章‧戶部八‧匿稅》:“[江西行省]據申在城商稅務拿獲屠戶[王六]、[劉三]杠檯活豬不從[瑞陽門]弔引投稅事,將各人依例議斷外,今後如遇諸人呈告匿稅貨物,取問明白。”

臺「籉」002

2021-11-29 09:30·语料汇总

籉簦,◆擋雨遮陽的用具。籉,笠的一種。簦,有長柄的笠,猶今之傘。○[宋]徐鉉《賦得秋江晚照》:“罾網魚梁靜,籉簦稻穗收。”

籉笠,◆指蓑衣和笠帽。○《文選‧謝朓<在郡臥病呈沈尚書>詩》:“連陰盛農節,籉笠聚東菑。”○[李善]注:“《毛詩》曰:‘彼都人士,籉笠緇撮。’[毛萇]曰:‘籉,所以御雨。’”今本《詩‧小雅‧都人士》作“臺”。○[唐][張九齡]《奉和聖制瑞雪篇》:“朝冕旒兮載悅,想籉笠兮農節,倚瑤琴兮或歌,續薰風兮瑞雪。”○[宋][歐陽修]《過張至秘校莊》詩:“田家何所樂?籉笠日相親。”

臺「儓」003

2021-11-19 02:19·语料汇总

儓儗,◆痴呆,愚鈍無知。○《廣韻‧去代》:“儓儗,癡貌。”○[元][劉中]《芳梅如佳人贈襄城衛昌叔》詩:“芳梅如佳人,不見令人思……塵中儓儗子,謂我酷好奇。”○唐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身著日本裘,昂藏出風塵。五月造我語,知非儓儗人。”

輿儓(舆儓),◆見“輿臺”。古代十等人中两个低微等级的名称。舆为第六等,台为第十等。泛指操贱役者,奴仆。

重儓,◆見“重臺”。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7704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20日 下午5:17
下一篇 2023年 5月 20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