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诗句意思是什么(等闲识得桃花开)

小时候,父亲给我讲了他自己学习的故事。他说那个时候是五分制,他在小学每一门都可以考到五分,但是因为家里穷,只上了两年就辍学了,后来就去参了军。部队里有时会组织新闻学习,要看报纸,父亲虽然上了两年学,但是好多字都不认识,就靠着听别人读报纸来学习。一边听,一边用找来的铅笔头做标记,有时候为了一个字,还要瞅好别人的空挡,利用别人的空余时间反反复复去麻烦人家,才能学会。就是凭借着这股子毅力,父亲终于慢慢能够自己阅读了。

在部队,生活作风上父亲也是严于律己,干什么基本上都是名列前茅。为了应对突发情况,他经常和衣而卧,有时候大半夜一声号令,所有人在几分钟内必须起床并集合完毕,总是在别人还在扣扣子时,他已经站好队了。光有意志不行,还得有体能。冲山拉练时,他背着枪往上跑,为了当头兵,一口气也不能松懈,头昏眼花也从不表露出来,带伤是经常的事,而有的战友还没有爬上山头就体力不支昏迷过去了。由于表现好,我父亲也是进部队的人中第一批入党的战士……可是,到最后,父亲却没有留在北京——他心爱的部队里,这是他心里很大的遗憾,原因之一就是他班长所讲的:“你什么都好,就是没文化。”

班长的话成了父亲心头无法抹去的痛。所以在回到家乡,等我到了上学的年龄时,家里再穷,哪怕是揭不开锅,也会想办法让我去上学。对于上学,我母亲和父亲的思想是一致的。在我学习遇到困难时,父亲就会拿他在部队时学认字的方法来激励我,说:“即便是两天记住一个单词,一年就能学会上百个。学习不能怕难,没文化才可怕。”

21160020585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那诗句意思是什么(等闲识得桃花开)

我知道,父亲嘴里说的文化主要指的是读书识字。

如今,我父母都已经年过古稀了,还在养育我长大的土地上干着农活。我常常觉得自己是个罪人,是自己没有争气,辜负了父母的期望。我不能出人头地,也不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但是父母从来不后悔让我上学,甚至我能上学是最让他们开心的事。回想起来,我觉得父母虽然没啥学历,但是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已经具备了一个文化人才能具有的明了和坚定,这本身不就是一种有文化素养的表现吗?在我自己的意识里,也因为上学而有了一种说不上来的不同。

宋代理学家朱熹写了一首诗:“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首《春日》诗,学者们解释说,表面看是写春游观感的,表现了诗人对于春日景象焕然一新的喜悦感,实际上这是作者追求圣人教化之道的哲理诗。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滋润万物的春风,万紫千红就是教化的结果。

如果没有文化,没有学识修养,不但写不出来这样的诗,也理解不到其富有哲理性的内涵。

孔子开办学堂,为万世之师表,其思想也是博大精深的。我最欣赏孔夫子的“仁”性。这个仁也包含了德。古人讲究德才兼备,德为才先。“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才不是用来炫耀的,才以正德,文以正行。

儒家文化经过传承和发展,时至今日仍然对世人有着巨大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儒学,还是法家和道家学说,都是出于人性的提炼和管理。文化只是人的一种精神表现。古往今来,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知不断提高,文化的传承也颇为重要。站在社会立足的角度看,没有文化,也就失去了秉承的依托,在社会上是立不稳、立不久、立不深的,人与人之间也不能精准地理解和交流。

但是,文化到底是用来做什么呢?我想,文化不是抒情的工具,既不是哀怨的愁肠,也不是软文式鸡汤,更不是送我上青云的东风,只用来扶摇直上。文化应该是一种思想,一种道的载体。文化是用来熏陶和教化人的思维认知的。文化就像是春风,让每一朵花都有了盛开的契机。文化又像是海水,让每一条鱼都有了自由的栖息地。文化之道,在于“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孔子虽然博学多才,但是他并没有给世人写下自己的教学方案和感想心得。从后人对他的言行总结中,让我们看到了他已经把自己的思想体系传承在了人的心里,而不只是停留在书里。其“述而不作”的文化教育方式,如春风送暖,万物有知。其实并非夫子“不作”,而是尊重贤德,不“妄作”,不“妄为”。用老子的话说“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如今我们国家都是九年义务教育了,国家为了每一位适龄儿童能够上学而打开了绿灯,为贫困家庭子女求学铺平了道路。

但是很多孩子不好好学习,真的很让人揪心。不管什么原因,如果不能让学生本身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学习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上学未必一定要寻求功名,能够在最美好的学生时代,让身体的成长与让文化的传承一并进行,本身就是件很幸福的事,所学的文化知识,在人一生当中所产生的“福泽”是绵长而深远的,很难用一句话来表述出来。

上学是学习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虽然现在看起来接受教育有些强制性的味道,但是我认为这种强制正是社会进步的一种表现。就像在当前疫情未尽的情况下,我国实行动态清零的政策,在局部封控是为了整体的稳定,这是一种大局观。然而对比香港,有些本地专家还在强烈反对禁足,要求不要限制人身自由,甚至用法律作盾牌来为自己的主张辩护。我觉得这些人徒有专家的虚名,看起来好像很有文化,其实,他们是文化的傀儡,是精致利己主义者,是人性的某种缺失,只有文化的名义,没有文化的格局。

楚王失弓,让“国人得之”,孔子说“人得之”,老子说“得之”。这就体现了思想文化的不同格局,这其实还是人性的体现。

人性中有真善美,也有假恶丑。做人要有辨别,要向着美好的方向去追求。文化也应该是向善向美的。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沉淀积累下来了厚重的文化底蕴,更需要人一代代地去传承和教化。

教化是一个持久的过程,还得需要一定的根基。天雨不润无根之草,好比对牛弹琴,难以起效。但是人毕竟不是牛,人性是可以被潜移默化的,除非他一心只撞南墙,失去了人性。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觉得思无邪不但是孔子对于诗经的总体评价,也可以用于人生和人性的范畴,就像圣人给我们的思维划了一道准则。

人很难一直保持清醒快乐。要学习孔子的身体力行,以“知行合一”去做事,也要会用老庄的清净无为,用“天人合一”去消愁化怨。就像你费劲儿地爬上了山顶,一览风光之后,还得走下来回到生活的轨道中去。圣人把为人之道融入了抽象的文字中,成为了一种文化,我们要从中抽取出来,去做具体的事情,而不能只侧重于文化本身。

有的人没有过多的学历,但是其文化沉淀是我等难以媲美的。有的人学富五车,却做出了令人不齿的事情。文化不等于学历,智商不等于情商,知识不等于德行。

朱熹用一首小诗表达了对古圣先贤的追思,进而也表明,文化的东风不分贵贱而加之于人,有心之人都能获取。花红柳绿,不一而足,万紫千红总是春。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24640.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下一篇 2023年 5月 8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