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禅定书籍(如何体悟到第七识)

佛教禅定书籍

宗派经典

《楞伽经》《金刚经》《大乘起信论》等经典对禅宗有较大影响。《六祖坛经》是禅宗代表性经典。

1、《楞伽经》

本经说明清净心、如来藏及阿赖耶识之教义,是禅宗以及法相宗(唯识宗)的重要经典之一,中观学派论师清辩亦援引本经解释中观空义。在印度、在中国的佛教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2、《金刚经》

佛教经典,全称《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经》,又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简称《金刚经》。由于篇幅适中,得到广泛传播,三论、天台、贤首、唯识各宗都有注疏,特别受到慧能以后的禅宗重视。

3、《大乘起信论》

《大乘起信论》,略称《起信论》,是大乘佛教的一部论书,法性宗的提纲挈领之作,相传为马鸣菩萨依据《楞伽经》所造,依据真谛三藏之弟子曹毘为其所作传记,此论为真谛于太清四年(公元550年)译。篇幅凡一卷,是自隋、唐起对汉传佛教影响很大的一部论著。

4、《六祖坛经》

《六祖坛经》,佛教经典,亦称《六祖大师法宝坛经》,简称《坛经》。禅宗六祖慧能说,其弟子法海集录。是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

扩展资料:

禅宗思想与修行

禅宗创始于南北朝来中国的印度僧人菩提达摩。他以佛教释迦牟尼佛“人皆可以成佛”的基础上,主张“人皆有佛性,透过修行,即可获启发而成佛”,后另一僧人道生提出“顿悟成佛”说。

唐朝初年,僧人惠能承袭道生的“顿悟成佛说”,并将达摩的“修行”理念进一步整理,提出“心性本净,只要明心见性,即可顿悟成佛”的主张。

禅宗主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亦主张道在生活中,故世俗活动照样可以正常进行。禅宗认为,禅并非思想,也非哲学,而是一种超越思想与哲学的灵性世界。禅宗思想认为语言文字会约束思想,故不立文字。

禅宗认为要真正达到“悟道”,唯有隔绝语言文字,或透过与语言文字的冲突,避开任何抽象性的论证,凭个体自己亲身感受去体会。

禅宗为加强“悟心”,创造许多新禅法,诸如云游等,这一切方法在于使人心有立即足以悟道的敏感性。禅宗的顿悟是指超越了一切时空、因果、过去、未来,而获得了从一切世事和所有束缚中解脱出来的自由感,顿见本来面目、本地风光,从而“超凡入圣”,不再拘泥于世俗的事物,却依然进行正常的日常生活。

禅宗不特别要求特别的修行环境,而随著某种机缘,偶然得道,获得身处尘世之中,而心在尘世之外的“无念”境界,而“无念”的境界要求的不是“从凡入圣”,而更是要“从圣入凡”。得道者日常生活与常人无异,而是精神生活不同。在与日常事物接触时,心境能够不受外界的影响,换言之,凡人与佛只在一念之差。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禅宗

佛教禅定书籍(如何体悟到第七识)

如何体悟到第七识

要想领悟第六感,就要放弃我们的五感!集中精力,在一念之间。其实第六感是很难控制的,仅仅就是一年之间。

第七感,被称为末那识,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每个人领悟到的不一样,与其相信佛教的,不如自己去领悟。有一句话说的好:“吾即宇宙,宇宙即吾;吾非宇宙,宇宙非吾”!看到这句话,感到很矛盾,其实我们要放弃一切杂念。把自己交给大自然。其实要想超越六感,还要去了解宇宙苍生,一点不假。

第七感要领悟很难,但是也很容易。你要问我第七感是什么,不知道,没有原因。末那识:末那是梵语manas的音译。末那识是意识的根本,其本质是恒审思量。因为它是执取第八识(阿赖耶识)的见分或其种子为我,使意识生起自我意识,所以末那识又称为“我识”。这基本上是一种我执的作用,由此而形成烦恼的根本。这种我执的具体表现是,我的具体生命在过去现在未来所思想所经验的东西,有其余势,以种子的形式,摄藏于第八识的阿赖耶识中。末那识在下意识层面执取这些种子,以之为我。实际上,这些种子都是无始来前灭后生、非常非断的作用。《金刚经》中最重要的三句话是:“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此中本来无常,末那识以这样虚妄的东西为我,因此生起贪、憎、痴、疑、慢等种种烦恼。末那识属于潜意识的范围,它本身并不造作善恶之业,但因它执着自我,所以成为一切众生自私自利的根源。

很迷茫的解答,确实。按现在大家第一眼看,象唯心主义。不过这不是的。一旦理解了,就很好了。

超越第七感的是第八感--阿赖耶识。就是超越死亡与六道轮回的,好像除了佛祖会之外还没有人会。第九感是--众神意识,是可以任意改变形态,将灵魂自由依附的。人是达不到的。

要学的话要悟性。其实我们只是需要在自然中找到自我。为什么我一直说自然,因为我们来自自然(至少现在这么看),就要回到自然去找回自己的灵魂深处的意识。很艰难,甚至无从下手。这需要很高的觉悟,感悟生与死的变换,感受人世间的悲欢。这还不够,要与大自然共呼吸,去找到大自然的“气”。很难,如果找到的话,给大家举个例子,就像是子弹从眼前几厘米过去,心跳不变。这不仅仅是镇定了,甚至超过了人的自我条件反射。就是要超越这个条件反射。象大自然一样不动。一直按照自己的方法走下去。

只有这样才算是领悟到第七感的一丝。如果是到了上乘,那么我们的意识会达到新的高度,至于什么我不清楚,但是绝对不是象《圣斗士》中的,没有眼睛照样知道这样,是虚幻的。沙加不张开眼睛就可以看到东西。其实看不到,真正的是把“心眼”打开,看不到,但是可以感觉到,这往往被称为“第六感”。是的,但是我们仅仅可以感觉到他在的方位,如果他移动了,我们就很难看到了,闭上眼要象张开眼一样自如,不会因为有铃铛响,我们认为有猫。不因外事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切都是我的自我意识反映。这就是“我”,但是这也不是“我”!

禅定入门电子书

这是禅定入门的全部内容,可以参考:

禅定入门

黄国达

禅定是佛法的重要修行,禅定的本质、原理、方法为何?尤其是初学者如何进入禅定之门,在此略作讨论如下:

禅定的本质是什么?禅定就是「心一境性」,让混乱的思绪平静下来,专注一境。不断地训练,心就能安定下来,并且变得明朗、敏锐。到了相当程度,甚至会出现神秘经验。

禅定的特质有两个:一、安住,二、明显。安住就是使心安定地专注在单纯、单一的境界上,不散乱,不攀缘其它的境相;明显则是指心所缘的境相清晰明了,心不昏沈。所以全心投入一件事而忘我不是禅定,因为缺乏一种超然而清澈、冷静的质量,只能说是专注而巳;或者在祈祷、凝神修练气功时,呈现出神禅定状态,全身不由自主地摆动或喃喃自语,这也不是禅定,而是精神恍惚的轻度昏沈,因为缺乏清澈宁静的质量。

为什么要修习禅定?众生因为心思混乱,遇到事情往往无法冷静、理性,常常作出情绪性的反应,如谩骂、赌气或病急乱投医,伤害他人也伤害自己。禅定的修习可以帮助一个人内心有宽广的空间,可以作为缓冲,显现沉着、稳定的气质,有条不紊地处理事情。

另外,很多人在忙碌的时候觉得还不错、很充实,等到闲下来的时候,反而觉得沈闷、无聊,总想找点事情来做。透过禅定的修习,享受心灵的宁静,当下就是一种喜悦,不假外求。因此,禅定其实是很好的「情绪管理」。

更进一步说,佛法的修学,禅定是很重要的基石。信仰型的学佛,偏重祈求佛菩萨的救度,发愿往生净土,如心念无法专一,则只有暂时性的安慰效果,不能真正离苦得乐。知识型的学佛,是另一种类型,如果没有配合禅修,光是在日常生活中散心的观察,那是很难证入无常、无我、不生不灭的实相的。

烦恼的解脱更是须要定力的支持。解脱烦恼固然要靠智慧,而在断烦恼的过程中,定力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以智慧照见实相之后,虽然知道烦恼是违逆法性实相的,但是贪欲、瞋恨心仍然存在,这时,禅定的修习就有助于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并且立即回到平静、安祥的定心。

人的心一直都是在纷乱和模糊中摆荡,如何才能进入禅定?禅定的原理是什么?虽然,禅定具有许多殊胜的功能,而原理其实并不复杂,只是透过持续不断的训练,让心思沈淀,回复其灵明、觉知而已。

初学禅定的人,常苦于妄念纷飞,通常会用压制性的心态来阻挡妄念,这是不善巧的。佛法的宗旨在于「觉」,一定要明白什么是妄念?为什么会起妄念?才有可能离开妄念。否则就像赶苍蝇一样,赶走了又回来,回来了再赶,没完没了。根本之道是保持清洁,把招惹苍蝇的食物收好,门窗装好纱窗等等。

妄念是什么?妄念是相对于正念而说的,广义的说,凡是合于正见的心念都是正念,包括善念;狭义地说,在修定的时候,除了修定的所缘,如呼吸、佛号、无常、无我、空义之外的心念,即使是善念、正思惟,也是散乱,可以当作是妄念。

所以妄念只是杂念罢了!那么杂念要如何消除?杂念主要是对于境界的攀缘,虽然不接触外境:眼不观看、耳不听闻,可是意识对于内境(大脑中储存的记忆影像)的攀缘依然很活跃,怎么办?

要知道,杂念虽然是禅定的障碍,除非是颠倒错乱的妄想、幻想,其中有些对日常生活是有益的,不过由于因缘切换,所以要暂时摆在一边,不必去想它,例如:等一下要到学校接小孩;晚上要去听课;冰箱里面的菜快吃完了,该去买了;某某同事生病了,该打电话去问候一下。所有这些琐事,告诉自己,禅修完了就去处理。不放心的话,写在记事本上,禅修结束再去看看,免得挂在心上。

开始禅修,发现又有杂念,如果是对过去的检视,要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未来的追求,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佛法义理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如果是对当下身心状态的思惟,也放下,回到正念。纯然地活在正念里,过去、未来、现在或法义的影像,甚至各式各样的推理、想象、感觉、情绪和冲动,全部都让它从心中流过,不要逗留。修智慧,才需要思惟、观察;修禅定,则只要觉知它,而不需要思惟、观察。

攀缘心逐渐安静下来,杂念自然减少,这是一个沈淀的过程,不能勉强,要用中道的态度来应对。好像手中拿着易碎的杯子,捏太紧会破,拿不稳摔在地上又会碎;心也是这样,逼得太紧会厌倦,太放任又杂念纷飞。不疾不徐、从容不迫才能成就禅定。

禅定不是短时间可以速成的,正确的心态和观念是必要的。首先,谈到修禅定的动力,那是对禅定妙用的向往,称为「善法欲」。所谓「制心一处,无事不办」,身心的舒畅、潜力的发挥、智慧的开启,在在都需要禅定,确实值得人们抛开杂务,努力以赴。

其次,修禅定要正信、正见、正行为根基,才不致走入歧途,修成外道而不自知。正信是对佛法僧三宝的皈信;正见是无常、无我、缘起、性空的胜解;正行则是戒律和善法的依教奉行。心地光明磊落,无惭无愧,心安才能入正定,否则幻觉、烦恼、业障现前,是很难成就禅定的。

此外,贯穿禅定过程,须有厌离心,才能舍弃那些处处攀缘的杂念。对于混乱、情欲、妄想、无止尽的思虑,深知它的虚幻无常、有害无益,生起厌离心,不再仗它有所期待、依附。在禅定的宁静喜悦中,身心安住,由未到地定、初禅、二禅、三禅、四禅,渐入渐深,自然达到离欲清净的境地。

消业障最厉害的佛号

出自《称扬诸佛功德经》卷下。

经文如下——

【阿逸菩萨复白佛言:“宁有一法得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道不?”

佛言:“有!阿逸,北方去此不可计数诸佛刹土,有世界名曰金刚坚固。其国有佛,号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尽心供养,斯等皆当住不退转,疾成无上正真之道,却于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超然在后。其佛如来功德无量弘誓乃尔!我自过去无数劫前,锭光如来兴出于世,于彼佛所而得闻此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名号,得超十万亿那术劫生死之罪。

     阿逸当知,若我不从锭光闻斯佛名者,我今故未得成正觉。其佛何故名曰金刚坚强消伏坏散?譬如金刚所在堕处,若山若崖、瓦石土垒、墙壁树木,若遥拟向所堕之处,莫不消灭破碎坏散。如是,阿逸,其有得闻此佛名者,持讽诵念,一切诸欲皆疾消散,一切声闻、辟支佛心褊狭之意皆悉消灭,疾得成就正觉之道,是故号曰金刚坚强消伏坏散如来。其佛世尊一切众愿具满如是。】

禅宗经典入门书籍

;     禅宗经典:

      1.《大般若经》

      2. 其中的《金刚经》、《心经》。

      3.《圆觉经》

      4.《法华经》

      5.《首楞严经》

      6.《大般涅磐经》

      7.《楞伽经》

      8.《菩萨处胎经》

      9.《鸯掘魔罗经》

      10.《大宝积经》

      ……

      “三乘一切法乃至世出世间一切法,莫非唯识如来藏法。”

      以下摘选诸大乘唯识如来藏经典,可知佛说正法、正道。

      1.《入楞伽经》1-10卷

      2.《大乘入楞伽经》1-6卷

      3.《楞伽阿跋多罗宝经》1-4卷

      4.《大方等如来藏经》

      5.《大方广如来藏经》

      6.《佛说不增不减经》

      7.《佛说无上依经》(上下卷〕

      8.《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1-10卷)

      9.《大般涅磐经》(1-40卷)

      10.《大乘同性经》(上下卷)

      11.《无明罗刹集》(上中下卷)

      12.《解深密经》(1-5卷)

      13.《深密解脱经》(1-5卷)

      14.《佛说解节经》

      15.《金刚三昧经》

      16.《大法鼓经》(上下卷)

      17.《维摩诘所说经》(上中下卷)

      18.《佛说十地经》(1-9卷)

      19.《优婆塞戒经》(1-7卷)

      20.《菩萨缨络本业经》(上下卷)

      21.《央掘魔罗经》(1-4卷)

      22.《长阿含经》卷七

      23.《中阿含经》卷二十四

      24.《杂阿含经》卷六

      25.《长阿含经》卷十

      26.《长阿含经》卷十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4454.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5月 1日 下午8:10
下一篇 2023年 5月 1日 下午8:1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