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崇祯17年发生了什么)

崇祯十七年

崇祯在位17年。

崇祯生于1611年2月6日,死于1644年4月25日,即明思宗,1627年到1644年在位,明朝第十六位皇帝,天启二年即1622年被册封为信王,天启七年即1627年登基,改元崇祯,后世称为崇祯帝,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李自成军攻破北京时,于煤山自缢身亡,终年34岁,在位17年。

人物特点

崇祯皇帝是个亡国之君。但他不好色,私生活不仅检点,而且简朴。他也不懒,整日勤勤恳恳,可以说是日理万机。

崇祯励精图治,表现出了很强的治理能力。崇祯还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按照现在的话说,就是没有业余爱好,就喜欢工作,加班加点是常态,事无巨细,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工作上

他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皇帝之一,每天就睡两三个小时,年岁轻轻的头发就白了,连鱼尾纹都有。虽然他这么开心,但是还是无法挽救场合场面已去的明王朝,鼎祚已败纵然他又万般才气亦能怎样,还是沦为了亡国之君。

崇祯17年发生了什么

死的人达到了千万之多,京城里没有什么人了,房子都空了出来,家里有人的也不敢开门躲在家中,就因为这场瘟疫成就了李自成,他从西安出发,一路顺顺利利的到达了北京城,几乎没有什么人反抗,守城的人也寥寥无几,多数人枯瘦如柴,也都得了瘟疫,所以瘟疫是压垮崇祯,压垮明朝的最后一根稻草,如果没有瘟疫,如果没有大旱,明朝应该还能坚持几年。

在瘟疫之前出现了罕见的旱灾,大旱导致地里寸草不生,除了旱灾还有蝗虫,农民没有粮食吃,没有任何收成,只能吃草,草都没有了就吃树皮,树皮没了就吃观音土,不饿就行,最后被活活的胀死,都已经这样了,官员们也不顾百姓的死活,各种苛捐杂税照收,百姓们没有办法,能让他们活命的只有起义,这是明朝的官员把他们逼上了绝路。

北京、天津发生了瘟疫,江南地区发生了水灾跟蝗虫,北方出现了旱灾,李自成跟张献忠的农民起义越来越强大,农民参加了农民起义,官兵们也跟着他们参加了农民起义,北京马上就被李自成占领了,崇祯没有办法选择了自尽,明朝从此灭亡了。

瘟疫固然重要,压垮明朝的不是一棵稻草,而是很多稻草,只能怪明朝腐败不堪,自己接了一个烂摊子,崇祯在位期间换了五十位大学士,杀了文武官员三十六位,失去了人心,害死了自己,成了明朝的亡国之君。

崇祯十七年(崇祯17年发生了什么)

明亡于崇祯十七年几月

1611年:崇祯出生,他的生日在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因此也有人误为1610年。实际上按照阳历,已经是1611年。

1614年:崇祯的母亲去世。

1620年:父亲病逝

1622年:被封为信王

1627年:兄长天启帝病逝,即位为帝。

1628年:袁崇焕提出五年平辽。全国性大灾荒,陕西爆发大规模农民起义。

1629年:三月,定立魏党“逆案”,入案者255人,分别惩处。

五月,以徐光启主持用“西法”修定历书,至崇祯8年修成《崇祯历书》137卷。

1630年,崇祯三年永平四城失守,畿辅震动,诏天下勤王,各方将领自保不暇,逗留不前,独秦良玉慷慨誓众,率翼明捐资济饷、裹粮率师,昼夜兼程,再次驰援京师,并收复永平四城。

1630年:春,陕西三边总督杨鹤对农民军剿抚并用,部分农民军流动至山西。

十二月,加派“辽饷”153万余两,合原加派“辽饷”共计680万余两。

1631年:正月,赈济陕西灾民,定议对农民军实行以抚为主的政策。

1633年:农民军大批度过黄河,进入河南地区。

1634年:正月,以陈奇瑜为五省总督,主持围剿河南、陕西等处农民军。

1635年:正月,农民军克凤阳,掘皇陵。明廷调集各省精兵7万余在中原进行会剿。

八月,以卢象升为总理,与洪承畴分责东南、西北的剿除农民军战事。

十月,下罪己诏。

1636年:秋,张献忠、罗汝才部进入四川,攻克大批州、县。

1641年:正月,李自成部复振,攻克洛阳,杀福王朱常洵。

1642年:新年,揖拜阁臣,再图振兴。

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三月、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

七月,皇贵妃田氏病故。

1644年4月25日(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自尽殉国。

崇祯十七年明朝灭亡

1644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祯帝自缢,明朝灭亡。

明中期之后时常发生农民起事,崇祯时期朝政混乱与官员贪污昏庸;与后金的战争带来大量辽饷的需求以及清兵的掠夺;以及因为小冰期气候变冷,农业减产带来全国性饥荒, 这些都加重明朝百姓的负担。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拉开明末民变的序幕。

随后王自用、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事,最后发展成雄踞陕西、河南的李自成与先后占领湖广、四川的张献忠 。1644年李自成建国大顺,三月,李自成率军北伐攻陷大同、宣府、居庸关,最后攻克北京。崇祯在煤山自缢,明朝作为统一国家的历史结束。

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随后清朝击败大顺、大西、南明弘光、隆武、绍武等诸政权。1662年永历帝被杀,南明覆灭。1683年清军攻占台湾,奉明正朔的明郑覆灭。

扩展资料:

明朝灭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文官集团势力过大,皇权受到抑制。

严嵩死后,皇帝再也无法分化,控制。信奉理学,心学的文官们有着类似宗教似的狂热,鄙视一切非科举出身的人员,他们把持朝政,压抑皇权,为了他们的信仰与教条不怕流血牺牲,其直接结果是皇帝也无可奈何。外加上只知空谈的海瑞给他们树立了楷模。

一旦皇权受到抑制,那么国家制定的政策不是从全局考虑,而是从文官集团的利益考虑,也就是从资产阶级的利益考虑,大明的文官集团正是明末江南资产阶级的代表。

由于明太祖出身寒苦,深知民情,加上明朝初年经过战乱后,百废待兴,所以太祖与民休养生息,其直接结果就是明朝赋税一直很低(黄仁宇观点),商业税更低,所以明朝财政一直很困难。

二、张居正的赋税改革。

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明朝往商品经济迈了一大步,但正是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使得明末商品经济过渡发展,从而导致明朝的灭亡。

在张居正的赋税改革以前,农民收割完了粮食就可以交税,但赋税改革后就不行了,还要拿市场上去卖,换了钱再交税。而收割粮食和卖粮食的季节都一样,人们都卖粮食,粮商趁机压价,等于农民又被盘剥一次,变相的加重了赋税。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明朝

崇祯十七年大事年表

1、秦灭六国之战

秦灭六国之战又称秦朝统一之战,指中国战国末期七大诸侯国之一的秦国进行消灭其它六个诸侯国、完成中国统一的战争。

公元前238年秦王政铲除了丞相吕不韦和长信侯嫪毐集团,开始亲政。秦王政在李斯、尉缭等人的协助下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

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

2、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

在安定内部、解决北方突厥的外患以及并吞西梁后,隋开皇八年(588年)十二月至次年二月,在隋统一战争中,隋文帝杨坚命令晋王杨广统率水陆大军50余万,攻灭江南陈朝的大规模渡江作战。

此役逼降陈后主陈叔宝,陈亡。并陆续招降三吴、岭南等地区。隋文帝完成了大一统,成功结束纷乱近400年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3、崖山海战

崖山海战,又称崖门战役、崖门之役、崖山之战、宋元崖门海战等,是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元至元十六年),宋朝军队与蒙古军队在崖山进行的大规模海战,也是古代中国少见的大海战。

崖山位于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约50公里的崖门镇,银洲湖水由此出海,也是潮汐涨退的出入口。东有崖山,西有汤瓶山,两山之脉向南延伸入海,如门束住水口,就像一半开掩的门,故又名崖门。

崖山海战直接关系到南宋的存亡,因此也是宋元之间的决战。战争的最后元军以少胜多,宋军全军覆灭。南宋灭国时,陆秀夫背着少帝赵昺投海自尽,许多忠臣追随其后,十万军民跳海殉国。

此次战役之后,赵宋皇朝的陨落,同时也意味着南宋残余势力的彻底灭亡,蒙元最终统一整个中国。

中国第一次整体被北方游牧民族所征服。有人认为这场海战标志着古典意义华夏文明的衰败与陨落,提出了“崖山之后无中华”的说法。

崖山海战使得一脉相承数千年的中华文明由此产生断层,其影响深远延续至今。之后明清的文明形态跟之前大不相同。宋朝的灭亡让中国从农业帝国向商业社会转型的一次尝试化为泡影。

正是因为宋朝尝试放弃集权农业帝国的形态,所以才会在军事上持续弱势。在冷兵器时代的东亚季风区,集权农业帝国或许是文明延续的最优选择。

4、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是指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满洲贵族的军队在明朝将领吴三桂的带引下大举进入山海关内,击败李自成、攻占京师(今北京)开始成为统治中国的中央政府的历史事件。

明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七日,满洲贵族调满、蒙、汉兵,几乎倾巢出动,由摄政王多尔衮率领南下。

此次清军的行军路线,仍采用过去入关侵明的者路,即绕过山海关,由长城突入。四月十五日,清军进至翁后(今辽宁阜新附近),接到镇守山海关的明辽东总兵吴三桂的“乞师”书,立刻改道向山海关进军。

山海关,依山临海,形势险要,是明长城东部的”个重要关口。吴三桂在李自成起义军攻入北京时,他已率精锐入山海关,李自成曾对其招降,不允,双方发生激战。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一日,大顺军数干骑兵进逼山海关西罗城下,城北翼一支明军起义归顺李自成,山海关城陷在即。

崇祯十七年(清顺治元年,1644年)四月二十二日,清军疾驰至山海关,吴三桂开关迎入。在吴三桂与清兵两军合力下,李自成起义军寡不敌众,只好撤退,于是山海关大门洞开,清军大批进关驰入中原。同年十月清朝定都北京,随后逐渐建立了对全中国的统治。

5、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又称辛亥首义、武汉首义,是指1911年10月10日(农历辛亥年八月十九)在湖北武昌发生的一场旨在推翻清朝统治的兵变,也是辛亥革命的开端。

黄花岗起义失败后,以文学社和共进会为主的革命党人决定把目标转向长江流域,准备在以武汉为中心的两湖地区发动一次新的武装起义。

通过革命党人的努力,终于在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10日成功地发动了具有划时代意义武昌起义。

起义的胜利,逐步使清朝走向灭亡,并建立起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中华民国,是亚洲和中国走向民主共和的开端,在中国历史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秦灭六国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隋灭陈之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崖山海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清兵入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昌起义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3066.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7日 上午11:04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7日 上午11:0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