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句丽历史简介(高句丽灭亡惨状)

高句丽历史简介

关于高句丽民族的起源,学术界一直众说纷纭,从两汉到隋唐,高句丽一直隶属于中原王朝。

高句丽是我国东北的古代民族,关于其起源,历史学界纷争不断,莫衷一是。

传统的说法是,高句丽民族出自我国东北的秽貊族,秽貊人很早就生活在松花江流域。《诗经·大雅·韩奕》有“王锡韩侯,其追其貊,奄受北国,因以其伯”。这是周宣王将韩侯封到东北松花江流域的最好证明。

有人认为,西周初年,周成王营建洛邑之后召开诸侯大会,参加会议的东北高夷是高句丽族之源。也有学者根据高句丽王族出自北扶余,而将夫余说成是高句丽的族源。还有学者根据先商出自幽燕之地,当大部分商人入主中原之后,余部留在东北,成为东北少数民族的祖先,也就是成了高句丽人之源。无论高句丽出自秽貊、高夷、扶余,还是商人,都是古代东北民族,因此,认为高句丽是东北的古代民族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在东北设玄菟、乐浪、临屯、真番四郡进行管理,这是对东北地区实行郡县行政管理之始。高句丽人居住在玄菟郡高句丽县,活动区域大体上在今日浑江、鸭绿江流域。也就是说,至少在汉武帝时期,北方的高句丽已经成为汉代的编户齐民了。高句丽管理他们的户口,负责征税、征徭役,使用汉代铁工具、兵器进行农业和渔猎生产。

公元前37年,高句丽人在汉中央政权同意的情况下建立高句丽国,成为汉代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的地方政权,由玄菟郡来管辖。作为汉朝的地方官,中央通过玄菟郡赐给高句丽王汉官服饰、衣帽和仪仗。高句丽政权经历了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始终是一个地方政权。中原政权更迭,皇帝变换,高句丽诸侯王的地位没有变。高句丽人中一直流传着卵生、鸟图腾的传说,与商周始祖降生说相似。壁画中绘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和朱雀、玄武、青龙、白虎四神图,使用汉字和汉晋货币。他们身上打着“龙”的印记。

高句丽政权曾两次迁都,承载其发展历程的遗迹又保存了多少?

高句丽政权存在了705年,先后两次迁都,共有三座都城。第一座都城是纥升骨城,在今辽宁省桓仁县城附近,历时40年。公元3年,迁都到国内城(今吉林省集安市区内),以此为都长达425年。公元427年又迁都至平壤城(今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平壤)。建都平壤后的240年是高句丽走向衰落和灭亡的时期。公元668年,唐朝军队与新罗联合灭掉了高句丽。

一个存在长达七百余年的王朝为何三次迁都,专家们深入研究后发现,第一次迁都的原因是国内城一带山水深险,地宜五谷,又多麋鹿鱼鳖之产,利于百姓生活,同时可以避免战争的威胁。第二次迁都,一方面是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的因素,另一方面则是高句丽向南发展的战略使然。更重要的是,高句丽王琏被东晋安帝封为使持节都督营州诸军事、征东将军、高句丽王、乐浪公。高句丽王作为晋的征东将军,既要管理高句丽的事务,又要对东方诸国进行征讨。原乐浪地区的首府平壤正是其行使正统职权的地方。

高句丽都城地区保存着大量的文物遗迹,特别是集安国内城一带,由于作都城的时间最长,又处在高句丽政权的改革发展时期,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最多、最精美、最富特色。此次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高句丽王城、王陵和贵族墓葬有43处遗迹,其中集安有42处,桓仁有1处。

集安的国内城在市区两侧,南邻鸭绿江,西靠通沟河,石砌方城,城垣周长2600多米,高处可达4米多,城门、排水设施及城内宫殿尚存遗迹,出土大量珍贵文物。城北2.5公里的山上雄踞着丸都山城,石砌城墙近7公里。城内有望台、戍兵营房和宫殿遗址。一座平原城、一座山城相拱卫,形成了高句丽都城的建筑格局。

集安国内城周围现有8000余座高句丽古墓。1961年,国务院将洞沟古墓群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有古墓11280多座,其中绝大多数是高句丽墓葬。其中一批大型的方坛阶梯石室墓是高句丽王的陵墓。被称为“东方金字塔”的“将军坟”是长寿王的陵墓,太王陵是好太王的陵墓,千秋墓是故国壤王的陵墓。此外还有一批古墓内绘有彩色壁画,内容有墓主人居家宴饮、出行、礼佛、歌舞、百戏、山林狩猎、攻城、斩俘、战争等生活场景。也有伏羲、女娲、神农、黄帝、四神等神仙传说的图像。

好太王碑更是高句丽人留下的文物精粹。方柱形碑高6.39米,幅宽1.34米—2.00米。四面环刻汉字隶书碑文,原有1775字,现可辩识1600字左右。其内容记载了高句丽建国传说,前三王的传承,好太王东征西讨的功业等。碑文为汉晋文言书法,是研究高句丽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的重要文字资料。经历了1590年的风风雨雨,仍然完好地矗立在集安市东北4公里处。

盛极一时的高句丽人最终走向何处,高句丽人是朝鲜族的祖先吗?

很久以前,民间就流传着唐二主征东或薛仁贵征东的故事。唐二主即唐太宗,薛仁贵则是唐初有名的军事将领。唐太宗为了收复辽东,统一天下,征讨盖苏文弑逆,援救新罗,曾三次出兵征讨高句丽。至唐高宗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李、薛仁贵等率兵攻下平壤城,俘虏高句丽王高藏,高句丽灭亡。唐在高句丽故地设置9个都督府、42个州、100个县,设安东都护府统辖,以左武卫将军薛仁贵总兵镇之。

高句丽在发展时期,扩张到辽河流域,南到朝鲜半岛的汉江。灭国之前户籍为69.75万户,人口近348.5万,其中包括大量的汉人、鲜卑人、契丹人、人、新罗人、百济人。高句丽族人约17.2万户,86万人左右。这些高句丽人都到哪里去了呢?

据史书记载,唐朝曾两次大规模迁徙高句丽贵族及有实力者到长安、江淮一带,共有22万多人;流入新罗地区18万人左右;留在高句丽故地,即今日辽河以东地区近20万人,朝鲜半岛北部约6万人;战争中死亡近20万人。可以说,高句丽人主要进入中原和东北地区,同那里的汉人相融合,一少部分留在朝鲜半岛,同那里的居民相融合。

需要说明的是,高句丽政权存在时,史书记载还称其为高句骊、句丽、高丽。骊与丽相通,而句丽、高丽应该是高句丽的简称或简写。像如今中华人民共和国简称中国、大韩民国简称韩国一样。可是高句丽灭亡250年后的公元918年,辽东人王建在开京建立高丽王朝。高句丽简称高丽与王建的高丽政权从时间上、地域上、王族姓氏上存在着根本区别,不应该混为一谈。

这个网站上有详细说明

高句丽历史简介(高句丽灭亡惨状)

高句丽灭亡惨状

高句丽的消亡,其实就是高句丽内部矛盾给“作死”的。高句丽后来的掌权者是渊盖苏文,他于公元666年去世,他去世后,他的三个儿子就开始为了王位展开激烈的斗争。二儿子和三儿子联合起来将他们的大哥逐出了高句丽。结果,被逐出的大哥渊男生直接跑到了唐军面前,宣布投降。并且将自己带出来的部队献给了唐高宗,唐高宗借着他们内斗的劲儿,在渊男生的帮助下直接攻进了高句丽,结束了这个强大了很久也嚣张了很久的国家。

高句丽诞生在中国的东北部,它诞生时,那边的战乱很少,但是虽然战乱少,它也免不了受到中原打压,然而高句丽这个民族是异常的强悍。随着中原王朝战乱的展开,高句丽也迎来了自己的好日子,在东汉末年时,与曹魏合作,将辽东的大片土地收入囊中。然而,高句丽在拿下辽东大片土地后的不久就撕毁了和曹魏的盟约,进攻辽东西部。

曹魏也不是软柿子,被反攻后,立马反攻了回去,还是直接攻的高句丽的都城(丸都)。仅仅过了70年,高句丽不仅重建了都城还趁着当时战乱之际,成功占领了辽东,并且势力逐渐向朝鲜半岛侵占,一时间,高句丽可谓国力强大,幅员辽阔。

据记载,杨广为了消灭高句丽,曾经发动了“三征高句丽”的历史事件,然而当时动用了几乎全部国力后,人家高句丽还是活得好好的,由此可见高句丽这个民族的强大。说句不好听的话,它就像是一只打不死的小强。我想,如果在渊盖苏文死后,他的三个儿子可以和和谐相处,说不定高句丽可以存活得更加久远。

高句丽是现在的哪个国家

高句丽是中国古代边疆政权,地跨今中国东北地区与朝鲜半岛北部。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又称“高氏高丽”,与公元10世纪建立的高丽(又称王氏高丽)并无继承关系。

高句丽政权为西汉建昭二年(前37年)由扶余人朱蒙建立于西汉玄菟郡高句丽县境内。汉朝以来,高句丽处于历代中原政权的羁縻、藩属体制之下。迁都平壤以后,与朝鲜半岛南部的百济、新罗展开争雄。高句丽后期,与中原王朝隋、唐爆发多次战争,最后在总章元年(668年)被唐朝与新罗联军所灭。

高句丽是韩国还是朝鲜

高句丽既不是朝鲜,也不是中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高句丽由于地理位置特殊,而且国土横跨今日的中国及韩国、朝鲜、中国及韩国、朝鲜都声称高句丽是自己本国的原始民族。

高句(gōu)丽(lí),南北朝时期改称”高丽”。是公元前一世纪至公元七世纪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存在的一个政权。其人民主要是濊貊、扶余人和汉人,后又吸收一部分靺鞨人、古朝鲜遗民及三韩人。

高句丽极盛时疆域,东部濒临日本海;南部控制了汉江流域;西北跨过辽水;北部到辉发河、第二松花江流域。

高句丽于建昭二年(公元前37年)正式建国,后逐步扩张,在六世纪达到鼎盛,大业八年(612年)至大业十年(614年)大破隋朝大军,取得隋军携带的巨额物资。贞观十九年至总章元年,唐朝多次大破高句丽,唐朝在总章元年(668年)攻灭高句丽。

高句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专业研究高句丽史、民族边疆史的历史学家耿铁华先生的《中国高句丽史》、杨秀祖《高句丽军队与战争研究》都指出高句丽有60万军队。

高句丽中的文化

高句丽人民以农业、渔猎为生,但农作物产量不多,使人民习惯节食。每年10月举行秋收祭典“东盟”,祭祀国祖神、隧穴神,其间人民歌舞庆祝。高句丽社会崇尚厚葬,以石为棺,加以金银等贵重陪葬物,外层多次封坟,砌成石冢。婚俗方面,高句丽行一夫一妻制,并允许男女以己意自由婚配,即所谓“有婚嫁,取男女相悦,即为之”。成婚后男方入住由女家准备的“婿屋”,待儿女长大,男方才可携妻儿返回男家。

韩国人为什么认高句丽为祖宗

高句丽并不是韩国人祖先,它是我国东北地方政权之一。只不过它的领土范围在我国东北地区和朝鲜半岛部分地区,它的发迹完全是是因为当时的中原王朝不停地爆发内乱,它步步蚕食周边土地,后来逐步扩张成为独立封建国家。

高句丽建立于公元前一世纪,在公元前37年叫朱蒙正式建国,他原是夫余王族的成员,后因内部斗争被迫南奔建立了高句丽。它的国民主要是濊貊人、扶余人和汉人,后来吸收了部分三韩人,古朝鲜人遗民和靺鞨人。最初高句丽势力范围并不大,公元3年高句丽迁都到今天吉林省集安市境内的“国内城”,在东汉建立后,高句丽开始不断兼并攻打周边政权,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地区四处战乱,自顾不暇,高句丽在此期间得到充足发展。公元427年,高句丽再次迁都到平壤。

在兼并扩充土地时,高句丽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它在中原王朝稳定时向它们称臣,还收到过曹魏和鲜卑族政权的打击,公元244年,曹魏政权摧毁了都丸城,高句丽王被迫逃离。但没想到只过去了70年,高句丽重建了都丸城,并开始袭击辽东,乐浪和玄菟。公元404年高句丽全部占领了玄菟、乐浪,辽水以东的大片土地纳入高句丽的版图,高句丽的领域空前扩大。这时候高句丽进入了鼎盛时期,虽说那时候朝鲜半岛也进入了三国时代,但高句丽一直处于优势状态,当时的百济和新罗一直被压制。

虽说高句丽对外还是挺厉害的,但内部对政权的掠夺也没有停止,王室的纷争不断。反对派开始建立自己的军队,对自己领地进行实际控制,而后高句丽外部也遭受游牧民族的攻击。隋炀帝三征高句丽失败而归,到了唐太宗期间高句丽在唐军的攻打下元气大伤,值得一提的是百济和新罗也参加了这次战争。最后在公元668年,唐军冲进平壤,高句丽正式灭国,消失在了历史中。而高句丽贵族、有钱人和数十万百姓迁入中原,少部分就在辽东成为渤海国人民,更少部分融入了突厥和新罗,因此高句丽人并不是韩国人祖先。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2422.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5日 上午8:24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5日 上午8:29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