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华的妹妹叫什么名字(李星华为什么双目失明)

李星华的妹妹叫什么名字

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1911年11月21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并将其处以绞刑,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三天。她在法庭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审问,使大哥李葆华躲过了敌人的搜捕。她有三个弟弟:李光华和李欣华和李次华;有一个妹妹:李炎华。

李大钊就义后,京师警察厅勒令李大钊遗属限期离京。1927年5月10日,李星华全家被迫回大黑坨村。她从此辍学,在农村照料重病的母亲。一直到1931年的暑假,才又带着弟弟和妹妹回到北京复学。第二年,她升入中法大学孔德学院高中部。生活无法维持时,她在父亲朋友的关照下,勤工俭学、给学校刻印法文讲义蜡版,每月补贴一些生活费用。1932年春天,她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党的地下革命工作。她借给学校刻印讲义为掩护,为党刻印革命传单。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参与营救被捕同志。1932年初冬,因情况变化,她失掉了党的关系。第二年春天,把母亲接到北京,准备安葬父亲。1933年4月23日,在党组织安排下,李星华同送葬队伍一起把父亲安葬于香山万安公墓。安葬父亲35天后,母亲赵纫兰病逝。她在亲友的帮助下,将母亲和父亲并排葬在万安公墓。这年暑假,李星华升入孔德学院社会科学系。1935年12月,李星华投入“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第二年她与贾芝结婚。1937年夏天,她由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

1940年11月6日,几经周折,到达陕北延安。到延安后,她选入延安鲁艺文学系学习,之后就长期在延安中学教书。1942年,她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重新入党。在保卫延安的战争中,她跟着学校辗转于陕北的群山中,仍然备课教书,始终如一。1947年9月,随学校东渡黄河,到晋西北的临县等地,参加了郝家坡等村的土改调查。全国解放后,李星华从延安回到北京,分别在师大女附中和马列主义学院第二分院任教。1956年起,她开始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她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部和采录编选部负责民间故事采编工作。曾整理出版《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此集还译为日文,在

李星华为什么双目失明

1911年11月21日,李星华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在监狱关押二十几天。她在法庭上机智地回答了敌人的审问,使大哥李葆华躲过了敌人的搜捕。

李大钊就义后,京师警察厅勒令李大钊遗属限期离京。1927年5月10日,李星华全家被迫回大黑坨村。她从此辍学,在农村照料重病的母亲。一直到1931年的暑假,才又带着弟弟和妹妹回到北京复学。第二年,她升入中法大学孔德学院高中部。生活无法维持时,她在父亲朋友的关照下,勤工俭学、给学校刻印法文讲义蜡版,每月补贴一些生活费用。1932年春天,她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党的地下革命工作。她借给学校刻印讲义为掩护,为党刻印革命传单。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参与营救被捕同志。1932年初冬,因情况变化,她失掉了党的关系。第二年春天,把母亲接到北京,准备安葬父亲。1933年4月23日,在党组织安排下,李星华同送葬队伍一起把父亲安葬于香山万安公墓。安葬父亲35天后,母亲赵纫兰病逝。她在亲友的帮助下,将母亲和父亲并排葬在万安公墓。这年暑假,李星华升入孔德学院社会科学系。1935年12月,李星华投入“一二·九”抗日救国运动。第二年她与贾芝结婚。1937年夏天,她由中法大学经济系毕业。

1940年11月6日,几经周折,到达陕北延安。到延安后,她选入延安鲁艺文学系学习,之后就长期在延安中学教书。1942年,她参加了延安整风和大生产运动。1945年重新入党。在保卫延安的战争中,她跟着学校辗转于陕北的群山中,仍然备课教书,始终如一。1947年9月,随学校东渡黄河,到晋西北的临县等地,参加了郝家坡等村的土改调查。全国解放后,李星华从延安回到北京,分别在师大女附中和马列主义学院第二分院任教。1956年起,她开始从事民间文学工作。她在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民间文学》编辑部和采录编选部负责民间故事采编工作。曾整理出版《白族民间故事传说集》,受到了国内外民间文学工作者的好评。此集还译为日文,在日本出版。

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中,李星华一家受到残酷迫害。因郁愤成疾,她双目失明。在失明的情况下,坚持整理编辑《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一书。

1979年11月27日,李星华病故于协和医院。她去世后不久,《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出版了,为读者留下宝贵的精神财富。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

李星华创作的《十六年前的回忆》已编入小学课本。

李星华的妹妹叫什么名字(李星华为什么双目失明)

李星华姐妹五人是谁

1943年4月28日,延安《解放日报》 用一整版的篇幅发表了纪念李大钊烈士的专题文章。为了还原当时最真实的场景,特意邀请李大钊长女李星华撰写了《十六年前的回忆》 一文。

而《十六年前的回忆》自建国后也一直被选入小学语文课本,上个世纪长大的孩子,几乎都学过这篇课文。

很多人都是在这篇文章中第一次认识了李大钊,也是第一次知道了李葆华和李星华的名字。

李葆华生于1908年,李星华生于1911年,在五个兄弟姐妹中,李葆华行一、李星华行二,两人不仅是家里年龄最大的,也是经历最多的。

同大多数革命家庭一样,李大钊忙于事业,时常东奔西走,兄妹几人都是在母亲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不同于父亲李大钊那样满腹经纶,母亲赵纫兰不曾念过书,只是略识文字,但却是位心地善良的女性,她以自己温暖的怀抱,给了葆华和星华幸福的童年。

童年时代的他们一直随母亲住在河北老家乐亭县乡下,当时父亲李大钊在北京大学教书,只有每年放暑假时才会回家看望他们。

乐亭位于渤海湾,在葆华和星华的记忆里,故乡乐亭县大黑佗村是个很美丽的地方。这一方好山好水,养育了故乡勤劳勇敢的人,滋润了葆华和星华幼小的心灵,也赋予了他们真诚质朴的品格。

当时正是20世纪初叶,中国正处于近代最黑暗的时刻,军阀混战,盗匪猖獗,恶霸横行,老百姓的生活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葆华和星华的外祖母是当地大户,父亲又是北平的大学教授,所以从小兄妹两人的生活很富足。

但是在家中,兄妹两人总会听到大人说起天灾人祸给老百姓带来的痛苦,家门口也经常有来讨饭的穷人。外祖母和母亲都是乐善好施的人,只要看到有人讨饭讨到门口,从没让他们饿着肚子离开过。

这样的家庭氛围,给了葆华和星华一颗兼济天下的心。

不过对兄妹两人影响最大的,还要说他们的父亲——李大钊。

父亲总是很忙,一年中陪伴他们的时间寥寥无几,但他们的心目中,父亲总是慈祥的。

李大钊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他对子女的教育,无不体现“五四”时期反封建专制、尊重个性发展的新思想。

李大钊喜爱孩子,却又从不溺爱,更不训斥或打骂,相比于知识他更注重培养孩子的道德品质和人格。他总是从小事人手,一点一滴,在生活中告诉孩子一些最基本的做人的道理。

相比较于童年时代的富足,葆华和星华的少年时代,是在贫困和动荡中度过的。在葆华十四五岁的时候,家境开始穷困起来,而且一年不如一年。母亲常常为吃穿发愁,有的时候,家里几乎陷入无米下锅的窘地,全家人穿得都很俭朴,甚至可以说破旧。

当时星华在孔德学校读书,同学大半是北大教授的子女。少女时代的她,亭亭玉立,可因为家庭原因就是穿不上件漂亮衣服。

这个年纪的小姑娘有哪一个不爱美呢?这样的形象,让她在同学面前多少有点难为情。过年了,小妹妹哭着闹着要母亲买新衣服,母亲心疼小女儿,咬牙做了一件。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新衣服,星华看着妹妹开心的样子,心里是真的羡慕!

母亲看着星华的模样,心里十分的难过,她明白女儿的心思,但自己却无能为力,因为这时候家中的钱都被丈夫拿去干“有用的事”了,这是她不能阻拦的。

而随着葆华和星华渐渐长大以后,他们慢慢地也懂得了父亲所从事的伟大事业到底是什么。

李大钊在“五四运动”后,开始积极筹划创建中国共产党,为中国革命的未来明确的指引方向。

但是自从父亲投身革命后,葆华和星华深切地感受到:家里的生活就再也没安宁过。平日里,总是会不断地有流氓暗探跑到家里来骚扰捣乱,生活被这些坏蛋搅得动荡不安。而父母只得带着全家不断地搬来搬去。

1924年到1926年,葆华和星华感觉父亲空前的忙碌,这时的李大钊为了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经常南下奔走于广州、上海、武汉等地。每次从外地回来,顾不上休息,就又夜以继日地投入了工作,不是伏案疾书,就是同一群青年人在书房里秘密开会商量事情,甚至难得和孩子们说上几句话。

这段时间里,最让两人难忘的,就是小妹妹钟华的死。

那是1924年春天,正是父亲为党的事业忙得废寝忘食的时候,这时小钟华患了肺炎。但是连续几天,李大钊都忙于工作,硬是没有时间过问一下女儿的病情。眼看孩子病得越来越重,母亲急得团团转,一点办法也没有。而等李大钊腾出工夫的时候,孩子的病已经耽误了,3岁的小钟华,就这样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小妹钟华的死,让全家人都非常的难过,李大钊更是悲痛欲绝,但是他甚至来不及追念爱女、慰藉家人,便又匆匆地离开了北京。

不久,家里接到父亲捎来的一封长信,信中附着一首悼念小女儿钟华的长诗。葆华、星华和母亲一道,在灯下含泪读完这封信。兄妹俩深深为父亲坚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所感动。

父亲这次一去就是半年,直到父亲回来后兄妹俩才知道,原来他此次秘密出京,是赴苏联参加在莫斯科召开的共产国际第五次代表大会。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为躲避反动政府的通缉,李大钊转入地下工作,住进东交民巷的俄国兵营里,继续领导国共两党的革命活动。为了照顾李大钊的起居,星华和妹妹炎华也跟着母亲也搬来同住,而葆华和弟弟则留在朝阳里旧居。

此时,葆华已经成长为一个18岁的青年,对于父亲的事业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父亲转入地下的这段时间,葆华一直充当通讯员的角色,每天负责给父亲送信,并加人了共产主义青年团。

1927年4月6日早晨,张作霖在帝国主义列强的支持下,突然派兵进入东交民巷进行疯狂的大搜捕,并突袭了苏联大使馆。

虽然事前曾有人报过警,但李大钊毕竟书生出身,对形势险恶估计不足而未转移。事情发生时,星华正好和父亲在一起,就和父亲一同被捕,随后母亲和妹妹炎华也在另一个地方被捕。

而这一天李葆华和同学们正好到小汤山郊游,在回家的路上,孔德学校的同学把他接到清华园,告诉了他家中出事的消息,使他躲过了敌人的魔爪。

也正是从此开始,李葆华和李星华兄妹的人生轨迹开始变得不一样。

从李大钊被捕,一直到4月28日牺牲这段时间,葆华一直躲在父亲的朋友、北大教授周作人、沈尹默等家中,伯伯们不让他出去,他不知道父母、弟妹们的情况,真是心急如焚。

而在监狱中,敌人把大钊与家人分开单独关押审讯。星华和母亲、妹妹被关在女监里,一直得不到父亲的消息,心里七上八下得十分的凌乱。

而他们最后一次见到李大钊,却是在敌人的法庭之上。

在法庭上,星华一看到昼思夜想的父亲,真想跑过去扑到父亲的怀里。而父亲只是瞅了瞅她们母女三人,脸上的表情非常镇定、凝重、安祥,就像没有看见她们一样。

16岁的星华,一下子意识到这是在敌人的法庭上,一句话、一个动作不慎,就可能给自己或家人带来杀身之祸。一瞬间,星华感觉自己顷刻间长大了。

星华看着站在法庭上的父亲,感觉他似乎被一种伟大的力量笼罩着,而父亲坚毅的眼神,透露出对于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她是你最大的孩子吗?”法官指着星华问李大钊。

“是的,我是他最大的孩子。”星华也不知道当时哪里来的机智和勇敢,生怕父亲一不留神说出哥哥葆华来,就抢着作了回答。

“不准多嘴!”法官拍着惊堂木厉声吼道……

李大钊立刻领会到了女儿的用意,不紧不慢地说:“是的,她是我最大的孩子。我的妻子是个家庭妇女,不了解 社会 上的事,我的孩子们年纪还小,都正在上学,可以说对世事还什么也不懂,一切都与她们没有关系。”

就这样,李大钊同爱人、女儿在敌人的法庭上见了一面,又匆匆分别。只是那时候全家人谁都没有想到,他们这次见面,竟是与亲人的最后诀别!

李大钊的被捕入狱,引起了 社会 舆论对他的广泛同情,他的声望、学问、道德,甚至连反动报纸也不能不虚伪地表示敬佩。大学生,各界群众,教育界名流、学者,各方都在设法营救。尤其是北方铁路工人,甚至组织了劫狱队,准备去营救李大钊。

李大钊得知这些情况后,坚决不同意这样做。他不愿意因为自己,给任何人带来没必要的牺牲。

他说“我个人为革命牺牲,是光荣而应当的,但已经是党的损失,已经是我的罪过;我不能再要同志们作这种冒险,耗费革命的力量。现在你们应当保存革命的力量,而不是去冒险和牺牲…… ”

用尽各种刑罚手段的反动派,对于李大钊已经束手无策了,他们知道,再也没办法从他的嘴里得到任何有价值的信息,于是决定将其杀害。

1927年4月28日上午,敌人使用新从西欧进口的绞刑机杀害了李大钊同案一行加人,对李大钊特别使用“三绞处决法”以延长痛苦。

临刑时,李大钊第一个走上刑台,他像平日一样,仍旧穿着那件灰棉袍,态度镇静从容。他走上刑台后,坚定地高声说:“共产主义在中国终将胜利!”他对着刽子手们冷笑道:“你们也太虚弱了,为什么连句话都不敢让我多说呢?”当他的脖子被套上绳圈后,他用最后的力气高呼:“共产党万岁!”

就这样,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者、革命先驱李大钊, 为了在祖国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时年38 岁。

第二天,也就是4月29日,警察把星华母女放出监狱,母女俩在门口等了许久,也没有见到父亲出来,直到她们回到家后才知道父亲在前一天已被绞死。母女两人顿时哭成一团,母亲更是伤心过度,接连三次晕倒在地,从此一病不起。

李大钊牺牲的消息很快通过报纸传遍了大街小巷,周作人和沈尹默看到这个消息后,都怕李葆华接受不了,非常犹豫该不该告诉他这个消息。

一番犹豫之后,他们还是将李葆华叫到房间里,把报纸给他看。但出乎周作人等意料的是,李葆华看到报纸上的消息后,没有任何的哭泣和悲伤,他冷峻的脸庞,沉着而冷静,这让当场的人惊讶不已,李葆华又问了几个关于父亲的问题,便默然退下。

李葆华并非是不伤心,只是作为家中的长子,李葆华明白自己这时候没有时间去悲伤,而是应该想尽一切办法照顾母亲和弟弟妹妹。此时他唯一想做的就是立刻赶回家去,去承担父亲殉难后长子应尽的责任,但是周作人等却将他拦了下来:“敌人现在已将你家秘密包围起来,正想抓住你斩草除根,你这时候万万不能回去,而且星华已托人转告你母亲的心愿,让你立即远走高飞,切不可上当中了敌人的圈套。”

李葆华在父亲多年的熏陶下,政治上已经比较成熟,他明白这时候自己出现在家里,对于自己和家人没有任何的好处,所以他竭力压制住内心的巨大悲愤,决定暂别亲人奔赴异国他乡。

李葆华怀着国仇家恨,化名杨震,只身流亡日本。在日本,他经过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考入了东京高等师范学校。他一面学习,一面孜孜不倦地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不久,便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留日特别支部。

而李葆华走后,李星华就成了家中最大的孩子,也开始承担起来家庭所有的责任。

1927年5月11日夜晚,星华照护着生病的母亲,带着弟妹,悄然离开生活了10年的古都北京,回到故乡大黑佗。

自从父亲牺牲后,母亲的精神被彻底摧垮,卧病在床。此时家中的五个孩子,除了已经去了日本的葆华炎华9岁,光华4岁,欣华刚1岁,生活的重担,全部落在16岁的李星华肩上。

而自从父亲去世后,家里也没有了经济来源,连给母亲买药治病的钱都没着落,幸而住在外祖母家,还能给一点接济,全家以此勉强维持生存。

为了度过家庭难关,李星华不得不中辍学业,整天在家里守护母亲、照料弟妹。她是个好强的姑娘,如今因家庭牵累不能读书,心里有说不出的痛苦。

母亲很明事理,不愿因为自己的病耽误孩子们的前程,她总是劝说星华,让她重新回到学校中去,但星华无论如何也不肯丢下生病的母亲。

1931年夏天,母亲的病稍有好转后,在母亲再三催促下,星华才带着炎华和光华,重返北平求学。那一年星华刚满20岁,为了解决姐弟3人的生活费,星华只好四处奔波求人,后来还是在父亲的老友帮助下,北大答应,每月发给他们少量父亲生前的欠薪。

这次独立回北平,李星华第一次独自担当起抚养弟妹的重任。生活的磨难,给了她勇气和力量,也锻炼了她的韧性和责任感。

而此时,远在异国他乡的李葆华,相比较于在国内的妹妹,生活上要好很多。但是李葆华却始终记着国恨家仇。除了刻苦攻读外,他时刻在注意着中国的局势变化。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公然入侵东北,这使得身在日本的李葆华感到了极大的愤慨,为了支援民族抗战,李葆华和其他留日学生开展了归国运动。李葆华放弃了自己在日本的学业,毅然决然的回到中国,参加到了民族抗战之中。

1932年,李葆华受党的派遣,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北平,到门头沟区开展地下工作。

也正是在这年春天,李星华也参加了党所领导的反帝大同盟,同年夏天,加人了中国共产党。

李葆华回到北平后,也终于再一次见到了自己的妹妹李星华。一别数载,兄妹两人都已经获得了极大的成长。两人紧握双手,感受到了来自彼此的力量,这时的他们都已经成为了真正的革命者,成为了父亲最好的接班人。

此后,李葆华先后转战北平,河北等地,为华北地区抗日活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李星华则一直在北平从事地下工作。

这年的冬天,由于情况突变,李星华失去了与党的关系,她带着闷闷不乐的心情返回故乡探望母亲。

此时的母亲已经生病卧床多年,此时看着风尘仆仆的女儿,心中既心疼又欣慰。但是多年来,一直有一件事压在她的心头,那就是丈夫李大钊的后事。

原来,李大钊先生去世后,灵枢并没有下葬,而是一直停在浙寺里,如今已经有将近6年的时间了。丈夫未得安葬始终是压在赵纫兰心头的一块大石头。这时候,她知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决心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让死者入土为安。

李星华在北平的时候,母亲没有一封信不提到这件事。这也是星华这次回乐亭的一个重要目的。母女俩经过商量,决定尽快为父亲下葬。

1933年春天,星华带着母亲再次来到北平。党组织知道这个消息后,立刻来和她们取得联系,并且告诉李夫人,组织上决定趁李大钊下葬之机,举行一次大规模的群众游行,抗议国民党新军阀的法西斯反动统治。李夫人欣然接受了党的建议,并且很默契地和党进行了配合。

李星华参与了党组织安排的葬礼筹备工作,在葬礼举行的前夕,她和她的表姐用刻好的橡皮戳子,在每个纸钱上打上红色的小字:“李大钊先烈精神不死!” “共产党万岁!” “打倒国民党!” 。

4月23日,成千上万的北平市民走上街头为李大钊先生送葬、举行公祭。国民党宪兵队对这次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游行进行了残酷镇压,青年们的血再次洒在了北平的街头。李星华和弟妹们穿着孝服走在队伍最前头,冲破反动当局的镇压,一直把父亲的灵枢送到西山万安公墓,安葬入土。

一个月后,完成了最后心愿的母亲含恨离开人世。星华又强忍悲痛,带着弟妹把操劳一生的母亲安葬在父亲的坟旁。事后,星华、炎华、光华、欣华在父母坟前照了一张像,照片中的星华既像大姐,又像母亲。

在后来的日子里,她就是这样沉重地背负着“大姐兼母亲”的双重责任前行。

此后,葆华和星华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1936年,李葆华调任中共北平市委书记。在此后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连天烽火中,葆华戎马恍惚,转战山西、河北等地,先后任晋察冀临时省委副书记、晋察冀区党委副书记。

而李星华则来到延安,成为了革命圣地的一名普通教师。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李葆华被任命为水利部党委书记和第一副部长,当时党组织认为。 李葆华参加革命工作多年,不仅为人谦逊,而且对于工作非常负责,一定能够胜任全国各地跑的水利工作。

在水利部的12年的时间里,李葆华几乎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大河,为国家水利工作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全部力量。

1961年,李葆华离开水利部,调任华东局第三书记,次年兼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

在李葆华来到安徽后,立刻着手发展经济,改善农民生活,在1963年到1965年的三年时间里,安徽迎来蓬勃发展,农业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5.1%,轻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7.5%,重工业年产值年均增长12.5%。

萧条景象成为过去,人民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因此李葆华也得到了一个新的称号“李青天”。

而李星华在建国后回到北京后先是在师大女附中任教,后到马列主义二分院教日本学生学中文,1956年起调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从事民间文学研究工作。

自从李星华从事教师的工作后,无论身在何处,她总是勤勤恳恳教书,认认真真为师。在一些人看来,星华是共产党主要创始人李大钊的女儿,革命成功了,怎么也该有个一官半职的。但李星华始终觉得自己是个普普通通的平常人,平常人就应该做平常事,做对人民有利自己喜欢又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她自幼喜欢文学,从一开始当老师就教语文。李星华本有着极好的文学天分,可惜,艰难和坎坷的人生道路,影响了她的学业,损伤了她的 健康 ,也耗尽了她的年华。

她曾感慨地叹息说:“我小时候由于家境困难,根本没有很好地念书,说是大学毕业,其实…… 咳!就甭提了!所以我总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而李星华一直还有一个理想,那就是将父亲的一生,完整地记录下来。从新中国建立之日起,星华就开始收集有关父亲李大钊的资料,她访问了李大钊的许多老朋友、老同事,并曾回到乐亭家乡收集资料。在整理大量文字记录的同时,还收集了许多 历史 照片、遗物,以及部分手迹。

1958年,李星华开始陆续撰写回忆录,还编辑了《李大钊诗文集》 。

但是后来的风暴,还是对兄妹两人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这期间,李星华身处困境,重病缠身,由于没能及时医治,以至于双目失明了。

而李葆华则整整被监禁了6年,他先在合肥,后到六安等地接受“改造”。沉重的精神压力,恶劣的生活环境,使他的 健康 状况越来越差。

1972年,李葆华的夫人刚被“解放”出来,十分担忧丈夫的 健康 。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提笔给周恩来总理写了一封信,汇报了李葆华当时的处境和身体状况。信写好后经过多人辗转之后,通过王震把信转到周总理手中。

这年12月19日,周总理给安徽省当时的军管负责人打来电话,要求对李葆华解除军管,尽快接回合肥养病。

而李葆华回家后的第二天,中央就来电通知他去北京开工作会议。在北京开完中央工作会议,李葆华刚要离开会场,周总理派人拦住他说:“别走,总理有事和你谈。”

当晚,周总理与葆华从11点谈到凌晨2点,他们整整谈了3个小时。周总理告诉葆华,中央决定让他到贵州省委任第二书记,因任务急迫,要立即起程。当日天亮后,葆华即登机出发,他在机场对遇到的安徽省同志说:“请转告省委,中央派我到贵州省去工作了。”

风暴结束后,春回人间,日暖花开。李星华也感到精神上无比的自由。她满怀信心,打算把生活重新好好安排一下,在晚年再为革命做出点贡献。可是,双目失明使她感到与世隔绝的痛苦,加上长期患病无条件很好检查治疗,病情日益恶化。

1979年,李星华将以往撰写的有关父亲的回忆文章收集起来,编辑出版了《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 一书。由于她已重病缠身、双目失明,这本书的补充整理工作只好由家人帮她完成。可惜,书还没有出版, 1979年11月27日,李星华就带着遗憾 与世长辞了。

而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后的李葆华在贵州工作五年后,1978年又调到中央人民银行主持工作。当时的李葆华已经79岁了,金融行业对他而言完全是一个陌生的领域,更何况这些年他经历人生低谷,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

但在组织征求他的意见之时,他毫不犹豫地说:”服从组织,没有意见。”

2005年2月,李葆华因病去世去世。

但是就在李葆华去世几个月之后,一封匿名的举报信,出现在了中纪委的信箱中。而信中检举的对象,则是李葆华的儿子,安徽省民政厅厅长李宏塔。

对于这封举报信,中纪委非常重视,秘密派出调查组对信中的内容进行核实和调查。

但是经过调查组一段时间的秘密走访和细致调查之后,他们在安徽没有发现任何举报信中列举的问题,反而发现了李宏塔默默做着很多平凡而伟大的事。

李宏塔身边的每个人都知道,李厅长虽然身居高位,但是多年来每天都是骑自行车上下班,20年来骑坏了4辆自行车,穿坏了5件雨衣,7双胶鞋。知道后来年纪太大了,才换了一辆电动车。

而李宏塔一家人多年来一直住在55平方米的宿舍里,小房子里面都是老旧的家具,甚至有些简陋,任何人来到他的家中都无法相信这是一位厅级干部的家。

而在1989年和1994年,李宏塔曾经两次直接负责民政厅机关建房和分房的工作,一共分房200套,但他从没给自己分过一间。

这位厅级干部明明不抽烟不喝酒,不热衷于任何 娱乐 活动,整日里扑在工作上,没有贪图过任何享受,他的存折里,连一万元都没有。

这样几十年如一日的坚持,每个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绝不是寻常人可以做到的。而对于自己所做的这一切,李宏塔却觉得这没什么了不起的。

2021年6月29日上午10时,李宏塔荣获”七一勋章”。李宏塔在接受采访时说:”老一辈人一直在给我做榜样,我做得还远远不够。”

他还说,会把勋章送到李大钊纪念馆,告慰父亲李葆华和祖父李大钊。

李葆华和李宏塔家中都挂着李大钊的手书,国人皆知的对联:”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

从李大钊到李葆华、李星华再到李宏塔,一家三代人,三代共产党员将自己的生命都融入到了祖国的建设当中,他们将自己所以的一切,都奉献给了自己的国家,无怨无悔。

李星华简介

李星华(1911年11月21日—1979年11月27日),出生于河北省乐亭县大黑坨村,是李大钊的女儿,作家。1920年夏,随全家到北京定居。父亲牺牲后,辍学在家照顾母亲和妹妹。

1927年4月6日,奉系军阀张作霖下令逮捕了李大钊,李星华娘儿仨一同被捕,其兄李葆华当时不在家,逃过一劫。1931年,李星华复学。1937年在中法大学毕业,1940年与妹妹一起赴延安市。

1979年11月27日逝世于协和医院,享年68岁。

主要作品有《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白族民间故事集》《十六年前的回忆》,其中《回忆我的父亲李大钊》在她去世后不久就出版,为读者们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1]

中文名

李星华

国籍

中国

出生日期

1911年11月21日

逝世日期

1979年11月27日

职业

作家

李星华的后代

李星华的女儿在陕北延安长到16岁,被接去北京。养父依依不舍并且很早就过世了。养母前几年才过世,但是李星华很薄情,从离开陕北,一次也没有回过延安,虽然和延安家里一直有联系。但是前几年养母八十多岁去世,她都没有回来都没有回来。从这以后,寒了心的养父母家里人和她来往的很少了。

文章来源于互联网,侵权请联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xiaopangyu.com/zixun/11519.html

(0)
上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下午4:49
下一篇 2023年 4月 21日 下午4:54

相关推荐